寧波市交通局
交通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寧波加快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必須以更務實的舉措加快交通先行,以更主動的姿態接軌上海,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寧波交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面臨巨大挑戰
寧波是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交通運輸實現了對經濟社會“總體適應”向“示范引領”的轉變。但面對長三角一體化對交通的新要求,寧波仍面臨巨大挑戰。
尚未形成與上海“1小時交通圈”。寧波距離上海僅150公里,但未實現快速直連,到上海至少需要2個小時。這遠超過長三角其他主要中心城市到上海的出行時間。如果不能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機遇、早日進入上海“1小時交通圈”,寧波將在長三角城市群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與長三角主要城市的交通聯系薄弱。有關研究發布的交通聯系度指數表明,寧波與長三角城市形成強聯系的城市數量為12個,遠低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寧波在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中的交通樞紐地位最弱。未來十五年是長三角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快速建設的重要機遇期,滬乍杭高鐵、杭紹臺高鐵、杭溫高鐵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成后,長三角綜合交通格局將基本定型。如果再錯過這個機遇期,寧波將面臨交通樞紐地位下降甚至被邊緣化的風險。
軌道交通對寧波都市圈建設支撐不足。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城際軌道系統對于城市群空間的支撐和組織作用將更加突出。寧波交通總體呈現客弱貨強特點,是區域貨物集散中心,但對人口集聚支撐不夠,與寧波建設千萬級人口大都市目標不相適應。高鐵存在明顯短板,無論是從現狀還是從規劃來看,寧波與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合肥等長三角主要中心城市存在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集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于一體的現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
港航物流服務能級不高。寧波舟山港2019年貨物吞吐量達11.19億噸,連續11年蟬聯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達2753萬標箱,排名躍居全球第三,是全球名副其實的大港。但港口對經濟的貢獻還有待加強,港口集疏運方式不盡合理,航運服務業集聚能力、服務水平有待加強,空港基礎設施落后、客貨吞吐量有待提高,以至于港口發展與城市發展地位不相匹配。
務實推進寧波交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思路
下一步,寧波將按照“成為長三角金南翼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交通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交通強國示范城市”的目標定位,重點圍繞“兩網、三港、四通道”,構建與長三角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助力全市產業更優、港口更優、城市品質更優。
以東南西北方向為重點,織密“高鐵高速”兩張網。加快建成滬甬、通蘇嘉甬、杭甬、金甬、甬臺溫、甬舟“六向放射”的軌道網,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以高鐵網、高速網為主體,全面形成寧波與長三角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一是向北打造與上海“1小時交通圈”。以寧波前灣新區為橋頭堡,打通與上海的快速直連。在加快建設通蘇嘉甬鐵路的同時,盡早開展滬甬跨海通道前期工作。這兩個項目是寧波全面實現與上海直連互通、進入上海“1小時交通圈”的關鍵。尤其是滬甬跨海通道,已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但在同一區域也面臨滬舟甬通道的激烈競爭。寧波迫切需要樹立搶跑意識,用好窗口期,加快實質性啟動,努力將其打造成沿海交通大走廊的標志性、世紀性大工程。二是向西打造杭紹甬城際交通圈。在已有杭甬高速、杭甬客專、蕭甬鐵路的基礎上,寧波新建杭甬城際鐵路、杭紹甬智慧高速,謀劃杭甬時速600公里超級磁浮鐵路,與杭州共同唱好“雙城記”。三是向東打造甬舟同城通勤圈。在已有甬舟高速的基礎上,寧波推進甬舟鐵路、甬舟高速復線、六橫公路大橋寧波段、舟山危化品滾裝專用碼頭建設,實現兩市一體化發展。四是向南打造甬臺溫相向出行圈。在已有甬臺溫鐵路、甬臺溫高速及復線的基礎上,寧波推進甬臺溫福高鐵建設、甬臺溫高速改擴建,實現甬臺相向發展。另外,寧波將進一步強化對金義都市圈的輻射能力,在甬金高速基礎上,推進金甬鐵路建設,謀劃寧波至金華、麗水高鐵以及甬金高速復線,提升義甬舟開放水平,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
以參與全球性競爭為抓手,提升“海港空港陸港”三港能級。一是加快推進海港做強。積極推動以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為主體的自由貿易港的申報建設,打造長三角超級自由貿易港。鼓勵寧波、上海兩港投資主體采用相互持股或新設港口投資公司等方式,聯合開發岸線資源和建設重大項目。以海絲指數、船舶服務、航運保險、航運交易等為重點,全力推進航運服務向國際化、智能化、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做優做強航運服務,擴大提升港口品牌和話語權。二是加快推進空港做大。擴容提升寧波機場樞紐功能,啟動寧波機場四期前期工作,加快謀劃第二跑道和T3航站樓。加密干線、開拓支線、繁榮旅游熱線、擴大國際航線,完善航線布局。高水平建設寧波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構建現代臨空產業體系。三是加快推進陸港完善。以現有寧波高鐵樞紐為基礎,建設集航空、高鐵、高速、地鐵為一體的寧波西綜合樞紐,形成支撐寧波綜合交通集疏運的兩大核心樞紐。推進建設一批縣級綜合樞紐,形成市縣兩級、分布均衡的樞紐場站體系布局。推進九大綜合物流園區建設,提升物流集聚水平,打造多式聯運體系,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物流服務。
以服務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為導向,打造“貨運物流”四大通道。完善寧波貨運物流通道布局,提升運輸物流服務水平,更好承接上海產業溢出,服務“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一是做優海鐵聯運大通道。打通新疆—西安—重慶—武漢—九江—杭州—寧波的重載貨運鐵路,建設新亞歐大陸橋第二通道。大力發展海鐵雙向雙重運輸,實施雙層雙高集裝箱運輸,鞏固和提升南方海鐵聯運第一大港的地位。二是做好江海聯運通道。共建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發展長三角地區至寧波舟山港干散貨及集裝箱江海直達運輸,基本形成大宗散貨江海直達和江海聯運協調發展格局。三是構建貨運專用通道。圍繞“246”萬千億級產業集聚布局,規劃建設環杭州灣鐵路貨運專線,加快建設五條疏港高速公路,謀劃建設危貨運輸專用通道,促進港產城協調發展。四是布局智慧高速通道。勇于破解技術創新的難題,率先系統研究推進與5G、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布局,提升既有基礎設施的通過能力和安全服務水平。以杭紹甬智慧高速為引領,推進杭州灣建成全域智慧高速公路,全面支持自動駕駛、全面利用新能源、全天候實行快速通行和自由流收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