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下稱《意見》)近日印發,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戰略部署,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若干意見。
《意見》共分八個方面,包括: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夯實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保障市場公平競爭;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強化法治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改革舉措有效實施。
其中,涉及產權工作相關部署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2020年5月11日)(摘編)
三、夯實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一)全面完善產權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加強產權激勵。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產權管理制度,加快轉變國資監管機構職能和履職方式。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產權,依法嚴肅查處各類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落實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產權權能,將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創新農村集體經濟有效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四、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
(二)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不當干預。完善城鎮建設用地價格形成機制和存量土地盤活利用政策,推動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推動土地復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更好發揮國債收益率曲線定價基準作用,提升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雙向浮動彈性。
五、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二)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完善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依法構建管理規范、責任清晰、公開透明、風險可控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監督問責。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稅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將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綜合新華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