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恬熙
相比2018年,2019年意大利葡萄總產量下降了16%,預計葡萄酒產量為46億升。據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氣候遠不如2018年。盡管收獲欠豐,但意大利仍然毫無懸念地再次蟬聯全球葡萄酒產量第一大國。
The 2019 harvest of Italy was“lower”in quantity, compared to the abundant 2018 (-16%), but not poor. The drop in production is mainly due to climatic conditions that were far less favorable than those that led to the abundant 2018 harvest. Despite a less generous harvest, Italy is still the worlds largest wine producer in 2019.
根據意大利葡萄酒聯合會(UIV)、意大利釀酒師及釀酒技術協會(Assoenologi)和意大利農業和食品市場研究所(ISMEA)在2019年9月聯合發布的《2019年意大利采收報告》顯示:相比2018年,2019年意大利葡萄總產量下降了16%,預計葡萄酒產量為46億升。雖然產量下降,但是意大利葡萄酒的出口市場仍然保持上漲趨勢(出口量增長11%,出口價格增長5.5%,達到26億歐元)。
氣候多變導致2019年產量下降
UIV、Assoenologi和ISMEA在報告中指出,損失最大的是早期的葡萄,到了后期葡萄產量的變化則與9月份的天氣狀況有關。“如果說2018年是年份很好的一年,那么2019年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意大利釀酒師及釀酒技術協會的主席Riccardo Cotarella說道:“首先,今年我們都感受到了氣候的變化,尤其是在5月,不僅氣溫下降還伴隨著大量的降雨,這導致葡萄的生長周期減緩。加上葡萄成熟期一般都會有10-15天的延遲,所以采摘時間就受到了影響。2019年,即使是同一塊土地上的葡萄成熟期也有明顯的差異。”在Riccardo看來,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如今的降雨越來越不規律,還經常會出現暴風雨天氣,導致葡萄的生長周期不規則。釀酒師如何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工藝來釀造葡萄酒,將會是未來葡萄酒品質的關鍵點。
據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氣候遠不如2018年。從2018年冬季開始,意大利的氣溫就出現了氣溫偏高、降水量偏低的問題。這種天氣狀況一直持續到2019年4月,5月則出現了明顯的逆轉:氣溫下降以及充沛的雨水導致開花期推遲,進而使生長期減慢。6月和7月降水變少,迫使一些產區不得不采取人工灌溉的方法,尤其是主要種植年輕樹藤的地區,接下來的幾場暴雨又引發了嚴重的冰雹。到了8月氣溫和濕度變得很高,讓葡萄樹得以茁壯成長,釀酒師們因此對葡萄藤進行頻繁的修枝、冠層管理,以及青摘等處理。8月底葡萄的健康狀態總體良好,一些產區再次迎來降雨,幸運的是通過適當的處理,葡萄并沒有受到太多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困擾(但比例還是比2018年高)。良好的晝夜溫差有利于葡萄緩慢成熟,香氣和平衡度都發展得很好。
天氣的反復無常導致葡萄的成熟期比以往推遲了10-15天,但仍處于歷史正常值內。2019年,西西里島產區在8月第一個星期最先開始采收,接著8月中旬普利亞(Puglia)和倫巴第產區(Lombardy)也開始了采收。8月底到9月的第一周期間,大多數產區對早熟的葡萄品種都完成了采摘工作
皮埃蒙特產區將會是優秀的年份
與2018年相比,2019年皮埃蒙特(Piemonte)大區整體氣候并不理想。
2019年春季,皮埃蒙特大區的葡萄藤提前進入新的生長周期。到了4、5月,整個大區的氣溫都低于歷史平均值,這使葡萄藤的開花期延遲到了6月的第一周。產區內普遍存在葡萄坐果不良、狀態不夠理想的情況,部分地區和品種的葡萄果串生長得非常松散。6、7月氣溫下降,降雨量回升,但在6月的第四周和7月的第一周,皮埃蒙特大區內出現了異常的高溫,導致部分果串被陽光的灼傷,包括白麝香(Moscato Blanco)和內比奧羅(Nebbiolo)。
雖然整體氣候欠佳,但是葡萄的整體品質優秀。在皮埃蒙特葡萄種植農協會(Vignaioli Piemontesi)和皮埃蒙特(Piemonte)大區政府聯合發布的《2019年皮埃蒙特大區采收季報告》中,整個大區的2019年份被評為四星,代表著這是一個優秀的年份。
根據皮埃蒙特葡萄種植農協會人員的分析與評估,2019年份皮埃蒙特大區內最優秀的葡萄品種是阿內斯(Arneis),獲得了4.5星的評價。其次是朗格產區(Langhe)和羅埃羅產區(Roero)的內比奧羅,以及上皮埃蒙特(Alto Piemonte)的露詩(Ruché)、格里諾力諾(Grignolino)、法沃麗塔(Favorita)和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它們都獲得了四星評價。
朗格產區是皮埃蒙特大區的核心葡萄酒產區,著名的巴羅洛產區(Barolo DOCG)和巴巴萊斯科產區(Barbaresco DOCG)都坐落于此。2019年朗格產區與皮埃蒙特大區的氣候基本一致,但還出現了高溫和暴雨的天氣,好在并沒有對葡萄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唯一的一次冰雹在9月,主要影響了阿爾巴鎮(Alba)附近的兩個山丘地區,巴羅洛產區和巴巴萊斯科產區的葡萄園幸運地躲過了冰雹的襲擊。
2019年朗格產區的采收期比往年推遲了兩周,到9月中旬才開始。由于產區協會有意采取限制產量、提升品質的措施,今年朗格產區內所有葡萄品種的產量較2018年都略有下降。從采摘期至今的觀察結果顯示,該產區2019年份白葡萄酒有良好的酒精度,酸度略高于往年,香氣持久且清新。巴貝拉(Barbera)葡萄積累了適量的酚類物質,潛在酒精度低于2018年,酸度則更高。內比奧羅在10月下旬采摘,葡萄的糖分與多酚含量都很好,葡萄酒將會擁有明亮的顏色、良好的結構和很長的陳年潛力。總而言之,雖然相比2018年產量下降,但是2019會是一個優秀的年份,葡萄酒品質很好。
意大利各產區采收概況
從最終的產量數據來看,除了托斯卡納(Tuscany)外,意大利各個產區的產量都有所下降。根據目前的預測,在所有大區中2019年份葡萄酒產量最高的是威尼托產區(Veneto),為11.27億升;其次是普利亞產區(Puglia),總產量約為8億升;艾米利亞-羅馬涅產區(Emilia-Romagna)位列第三,為7.4億升,相比去年下降了20%;西西里島產區(Sicily)總產量3.7億升,同比下降20%;阿布魯佐產區(Abruzzo)總產量3億升,下降11%;托斯卡納產區達到2.57億升,上漲了10%;皮埃蒙特(Piemonte)產區為2.47億升,下降了15%。
盡管收獲欠豐,但意大利仍然毫無懸念地再次蟬聯全球葡萄酒產量第一大國。意大利葡萄酒聯合會主席Ernesto Abbona表示:“2019年意大利葡萄總產量處于歷史正常值,雖然不同大區之間葡萄品質略有差別,但整體十分優秀。雖然2019年的葡萄產量有所下降,但DOC級別的葡萄酒(Denomination wines)價格將維持在常規范圍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瓶裝葡萄酒價格也應該不會發生很大改變,而散裝葡萄酒的價格則會有較大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