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放

競技體育屬于體育活動的主體,是體育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最為突出的存在模式。而競技體育這種地位緣于其屬于一種具有競技性、不可預測性的體育運動,其社會價值在諸多方面均能得到充分展現,包括針對青少年的德育價值。鑒于此,文章首先闡述了德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然后緊緊圍繞著競技體育對青少年的德育價值展開論述,旨在令青少年德育發展和競技體育之間產生良性互動。
體育最為關鍵的價值在于育人,文章從培養青少年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形成“真善美”的道德觀念、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青少年的德行修養、培養勇敢無畏的意志品質、養成平等公正的思維意識這些方面進行探討,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青少年德育水平的優劣是21 世紀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點,不但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息息相關,而且會對民族以及國家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
第一,德為做人之本,所以在對當代青少年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應當將其滲透青少年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中。學校的德育教育通常屬于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然而基于當代青少年成長期間的德育卻十分廣泛,其不僅僅會滲透到學校教育以及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還會滲透到學生生活以及學習的各個方面,并在此基礎上和以下方面衍生出與之相匹配的整體:一是學校教育;二是學生生活;三是學生的其他。
顯而易見的是,德育針對培養學生良好品質、推動其全面發展發揮出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在無形當中保障了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方向。在培養青少年期間,德育的成功往往被當成是青少年對于智育成果充分利用的奠基石。倘若一個人有很大的能力但不具備較強的道德意識,那么其對社會的危害與其所具有的才能必然會呈現出正比例的關系,這樣就無法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第二,對青少年成長特點進行深度剖析,可以發現:青少年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啟蒙發展時期,存在著較強的可塑性。在整個時期中對青少年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強化其道德意識的關鍵,顯然在青少年階段加以引導令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是現階段最為主要的任務。對我國一些偉大人物進行研究后可知,他們均有著偉大的心靈,其自身能力的卓越歸根到底是源于內心的強大。
其一,培養青少年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針對志愿者精神而言,其實際上屬于一種服務精神,充分彰顯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與自豪感,其遠遠高于商品交換的原則,充分彰顯出了人性中非常崇高的一面,屬于難能可貴的公民意識。
雷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就屬于志愿者精神之一,其也是人間大愛的最好詮釋。顯而易見的是,擁有這一精神品質的公民是推動社會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力量。這里將南京青奧會當作論述對象,南京青奧會的“小青檸”們在追求高尚、利他的氛圍下實現自我價值,青少年一代始終堅持公德信仰的規范,這樣必然會令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主動參與其中,以便構建起良好的價值理念,令“志愿”常態化。
結合相關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有43.2%的青少年表示“非常愿意”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有35.6%的青少年表示“愿意”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他們是祖國的希望,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培養他們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其二,形成“真善美”的道德觀念。
第一,競技體育之“真”。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真,是競技體育最基本的特點之一。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競技體育受到熱烈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比賽結果沒有可預見性。倘若想要確保競技體育的不確定性,那么就要采取針對性的手段保障比賽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假如真實性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那么體育精神也就會流于形式,發揮不出任何的作用。不管是針對哪個運動員來說,競技體育的榮譽一定是建立在努力與付出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是禁止采取不正當的方法取得的,這種榮譽必然如同曇花一般稍縱即逝。從這一角度出發可以延伸到青少年的常規生活中,所以此時應當采取必要手段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去競爭。
第二,競技體育之“善”。結合相關實踐調查可以發現,人們總是將目光放在競技體育的道德與價值上面,而沒有對競技體育本身予以高度重視,在一定程度之上,競技體育的道德性以及價值性才是競技體育本質的追求。而針對競技體育中的善來說,其主要指以下方面:一是賽事的公平;二是正義規則的制定;三是欣賞參與競技體育中的競爭精神。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以此來確保其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競技體育之“美”。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運動員拼盡全力、使出渾身解數來比賽,嫻熟的技藝以及優雅的動作均屬于競技體育的直觀體現。另外,競技體育的美還充分彰顯出其自身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敢于拼搏、堅持不懈的精神才屬于競技體育的“美”。當觀眾對競技體育所衍生出來的美進行欣賞時,也會在無形當中受到美的熏陶。這對于青少年優秀品質的培養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協助他們養成在生活中展示美、擁有美的習慣。
其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青少年的德行修養。針對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說,其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和社會適應上處于相對較好狀態的生活模式:一是身體上;二是心理上;三是精神上。
對世界衛生組織進行深度剖析之后,可以發現:健康不單指身體上沒有疾病,還應保障心理、精神等方面沒有問題。通常情況下,現代人的健康內容一般涵蓋以下幾點:一是軀體健康 ;二是道德健康 ;三是心理健康 ;四是心靈健康 ;五是社會健康 ;六是智力健康;七是環境健康等。
道德健康,屬于平衡健康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判斷人健康與否的一個關鍵依據。這樣說是因為一個人在生命早期構建的生活模式不單單會影響其現階段的健康狀況,還會對未來的健康與幸福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要想確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構建良好的生活方式。而體育運動針對青少年而言是十分有益的,有益于培養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他們的德行修養。因此應當在充分結合青少年身心特征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目的是吸引更多青少年主動參與其中,以此來推動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取向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關調查顯示,很多地方都開展了相應的競技活動,且青少年參加數量占總人數的大部分比例,舉辦這種活動的終極目標是推動青少年更多地加入體育運動,令他們通過良好的體驗深刻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其四,培養勇敢無畏的意志品質。第一,競技體育的拼搏精神。和其他形式的體育進行詳細對比可以發現,競技體育與其存在的顯著差異就在于它的競爭性。就體育運動而言,其所彰顯出來的頑強拼搏、腳踏實地的精神在競技體育里面得到了充分的詮釋。這種精神也可以從優秀運動員的身上體現出來,大部分運動員均會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一直前進,人們加入體育運動比賽當中,其人格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針對這種精神,其不單單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內在的潛能,還能培養自身勇敢無畏的意志品質,而這些精神的延續可以潛移默化地激發青少年學習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第二,競技體育的榜樣精神。“榜樣具有良好的感染力”這句名言也適用于競技體育的范疇。姚明、劉翔是非常出名的運動員,在這些典型事跡的熏陶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將目光放在了籃球、田徑上,并主動加入其中,繼而深刻意識到運動的樂趣。充分發揮榜樣精神,針對德育來說實際指的是將優秀運動員思想、品質、行為之上的典型表現影響與教育人們。就德育教育活動而言,榜樣的力量可以說是無限的,是充分挖掘人們內在潛能的“催化劑”。道德榜樣在道德教育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簡單來說,是相關教育人員借助于社會輿論、道德評價等各種方式來強化人們道德意識的,為人們可以早日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提供應有的保障。顯然對我國比較典型的運動員先進事跡進行闡述有著顯著的效果,不單單可以和大眾衍生出情感共鳴,還能樹立起正確的道德信念,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五,養成平等公正的思維意識。第一,競技體育培養規則意識。規則滲透到社會發展的每一個角落中,規則無處不在,所有個體均無法脫離規則的束縛。規則屬于一切事件開始的根本保障,并且其優化也會令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而競技體育對規則的要求和落實,對強化青少年的規則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國際田聯從2010年起將“零搶跑”規則落到實處,目的是強化所有運動員的規則意識。對傳統比賽情況進行深度剖析后可知,不少運動員就將“搶跑”作為一種戰術,致使比賽衍生出不公平的情況,觀眾也無法激發起看比賽的欲望,但是經過若干個規則改進之后,運動員還能從中找到“縫隙”,依然將“搶跑”作為一種戰術。在這種狀況之下,國際田聯為了對賽場秩序加以規范,同時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性,實施了“零搶跑”新規則。針對“零搶跑”來說,其可以理解為只要運動員出現搶跑情況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規則一旦落實到實處,無論是誰均要無條件服從。由此可見,這一規則意識對青少年的德育存在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

第二,競技體育培養公平意識。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競技體育針對規則制定以及運動員均提出了與之相匹配的要求,目的是充分確保所有參賽者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進行比賽;不只是這樣,競技體育還側重于運動員與教練員靈活運用規則激發個體的積極性,繼而實現贏得比賽勝利的效果。顯而易見的是,其賦予人的一切往往是基于公平公正之上的競爭得以實現的。可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無形當中起到增強青少年公平意識的作用,并讓他們學會無論碰到什么事情均要以公正的意識去看待的道理。
因為競技體育當中涵蓋著推動德育發展的諸多價值,針對青少年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文章從以上方面緊緊圍繞著競技體育對青少年的德育價值展開論述,將青少年德育路徑加以拓寬已然演變成現階段值得深思的課題。文章只對競技體育對青少年的德育價值進行了簡單的探索,后期依然需要進一步對其中存在的德育價值進行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