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劉紅光
“長度計量”移動式科技平臺的研究
周健1,劉紅光2
(1.天津市河西區計量檢定所,天津 300221;2.天津市計量監督檢測科學研究院,天津 300192)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公眾號以交互靈活、發布便捷、受眾群體廣等優勢得到了眾多網站媒體、企業組織的青睞,“互聯網+”思維給傳統學習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沖擊和挑戰。研究微信公眾平臺在長度計量移動式學習中的應用,解決長度計量標準繁多學習難度大、知識面廣傳播方式單一、口傳心授師徒傳承模式落后等問題,提出了公益性屬性、科普類特點、實用便捷為特色的科技平臺建設方案,它將對長度計量工的生產學習效率帶來質的飛躍。
互聯網+;長度計量;微信公眾號;移動學習
傳媒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涌現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計量公眾號平臺,比較典型的計量公眾號平臺有如下幾種。
以計量技術機構為代表的公眾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北京市計量院、天津市計量院、河南省計量院、廣電計量等,這類公眾號大多以本單位的時政新聞為主要內容形式,在傳播內容上比較廣泛,對提高本單位的影響力以及樹立行業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用戶一般為本單位員工以及客戶群體。
以期刊雜志、學會、協會為代表的公眾號:計量學報、工業計量、上海計量測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等,這類公眾號大多以行業內科技類資訊為主要發布內容,具有實時、便捷、傳播廣泛的特點。
以個人主體注冊的公眾號:計量文化、老武說計量、海納計量、計量先鋒、計量在線等,這類公眾號大多以技術交流、經驗分享為主要形式,平臺建設的規模較小,同時公眾號往往帶有盈利目的,商業性質較重。
終上所述,目前公眾號平臺雖然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但服務于一線檢測計量工的、具有公益類屬性、實時交流、定位百科工具書的公眾號平臺還尚未出現,這也是長度計量公眾號平臺的建設方向。
本著共享、共建、共提高的原則,將長度計量公眾號建設成為廣大長度計量工的工具百科交流平臺,用戶可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查詢到長度計量領域的規程規范及其技術資料,同時打破計量檢測普遍存在的“有問題沒師傅、遇困難沒幫手”的局面,達到移動學習、動態交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平臺的建設初心是本著共享、共建、共提高的原則為一線長度計量工作者搭建一個易學易用易交流的科技平臺。
圖1為2018年申請注冊的長度計量公眾號及用戶分布情況,平臺先后發布30余篇科技類資訊,2020-05-10統計的關注用戶數量為440,用戶分布于全國各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除外)。

技術資料的儲備是保證科技平臺正常運轉的關鍵,技術資料的類型分為兩種,一種為已發布的國家標準類型,以規程規范為主,可以通過紙質版資料編排、網絡下載途徑獲得,進而利用平臺發布交由用戶檢索查詢,這種類型的發布具有穩定永久的特點,建設成功后可一勞永逸持續使用;另外一種為科技資訊類,具有新聞實時性,需要時刻追蹤國內外長度計量領域的行業動態,及時發布實時更新。這就要求課題組根據不同類型的發布內容,制訂相應的發布計劃,維護平臺的數據資源長久常新。
本文提出“微信公眾號+微信交流群”計量工共建型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將微信公眾號與微信群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基于微信科技平臺的互補互動模式,一方面借助科技平臺強大的檢索功能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獲取技術資料;另一方面,通過長度計量微信群,全國的長度計量同行實時交流心得、答疑解惑、分享經驗,進而不斷地補充更新科技平臺的技術資料儲備,達到移動學習、動態交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無論是為公眾號資源權威性方面考慮,還是為了保障平臺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公益性是平臺建設必須要堅持的基本屬性,平臺依托天津市計量監督檢測科學研究院法定計量機構的權威性,保障公眾號平臺的公益性。公眾號影響力的提升前提是平臺的實用性,真正解決了目前長度計量領域普遍存在的諸多痛點,科技平臺的影響力的提升將水到渠成。此外,利用微信公眾號強大的統計分析的功能,針對用戶的信息特點、分布比例進行統計分析,可作為平臺信息實時發布的選擇依據。
對科技查詢平臺的結構進行頂層設計,不斷優化檢索程序。統計長度計量領域已發布、現行有效的標準規范,統一編排符合公眾號平臺發布要求的內容信息,按計劃在公眾號平臺上有序發布。實時追蹤長度計量領域的行業動態新聞以及前沿科技信息,及時更新平臺科技類資訊欄目的內容,保持科技平臺數據資源的長久常新。重點研究用戶檢索查詢資料的便捷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技術資料,設計不同形式的檢索程序,不斷優化改進檢索流程。面向全國范圍的長度計量同行,利用多種傳播渠道宣傳長度計量科技平臺及其使用方法,擴大用戶群體。建立長度計量微信群,重點確保全國各個省市區域都有用戶代表的加入。根據微信群討論的內容,本著共享、共建、共提高的原則,實時更新發布平臺內容,達到公眾號與微信群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效果。
針對目前長度計量工的學習痛點,結合互聯網的移動學習的優勢,建設一個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長度計量工學習首選的技術平臺,平臺的建設將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微信公眾號的用戶是面向全國,無論是從事量值傳遞的國家、省、市、縣各級法定計量機構從業人員,還是通過資質認證的實驗室檢測人員,全國各地的長度計量工作者將受益于平臺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學習體驗。
平臺的建設將全國各地的計量同行時刻聯系在一起,形成“共聚共商共討論”的合力,打破計量檢測“有問題沒師傅、遇困難沒幫手”的普遍局面。
長度計量公眾號科技平臺的建設是運用互聯網技術解決傳統學習方式的積極探索,將為計量其他領域的學習和研究起到示范借鑒作用。
[1]蔡歐.微信公眾平臺在中職化學技能考試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4):159-161.
[2]張尚民,張麗芳.師生共建型微信輔助在線學習模式的構建與運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50.
[3]林朝芹,魏碧蓉,楊麗全,何麗芳.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學習輔助護理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9,6(61):156-159.
[4]齊繼陽,唐文獻,蘇世杰.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機械制造工藝學》移動教學平臺的探索[J].高教學刊,2018(16):89-91.
TP311.56
A
10.15913/j.cnki.kjycx.2020.14.038
2095-6835(2020)14-0097-02
周健,工程師,主要從事計量檢測方面研究。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