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博,石 林,宋文杰,趙麗子
(湖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湖南 長沙 410007)
調水工程可以有效解決地區干旱性缺水問題,但是調水工程由于工程線路長,沿線水文、地質情況各異,在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1~4]。吳險峰[5]根據中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特性,提出河道枯水流量計算方法,并采用Tennant 進行檢驗,利用風險指數、整體損失性測度、恢復性測度3 個參數來評價黃河上游南水北調工程風險。陳進[6]從水文、經濟、環境等5 個方面對跨流域調水工程風險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并提出增加工程安全性的措施。張永[7]在識別諸多風險因素的基礎上,通過深入探討調水量、調水區當地水資源利用的規律與反應機制,以及缺水風險行為和狀態,建立了包括供水風險率、供水可靠性、供水恢復性以及事故周期等指標在內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顧文權[8]利用Monte-Carlo 隨機模擬技術對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進行論證,分析了不同調水流量下供水風險變化規律。
祁東縣城區面積約為12 km2,常住人口17.9 萬人,地處衡邵干旱走廊,人均地表水資源量僅985 m3(不含湘江過境客水)。近年來,縣城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經濟發展迅速。但祁東縣城水資源重度缺乏,資源性缺水已成為縣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初步預測縣城所在地的白河流域2020 年的需水量將達到1.98億m3,而在90%保證率下,本地水可供水量僅為1.06億m3,遠不能滿足區域遠期需水要求。
通過多次調研、分析發現,郭家嘴調水工程可有效解決祁東縣缺水問題,即在縣域西部楊家臺水庫庫尾郭家嘴附近興建一座中型水庫,通過50 多公里的輸水渠道將水輸送至縣城各用水單位,計劃引水5 000 萬m3,其中郭家嘴水庫供水2 000 萬m3,沿線截流3 000萬m3。祁東縣郭家嘴調水工程以農業用水和工業園區用水為主,兼顧部分居民生活用水,是一項解決祁東縣長期缺水問題的綜合性水利工程(見圖1)。
祁東縣調水工程與羅田縣引水工程在地質和水文條件上較為相似,周研來[9]以最高洪水位及泄流量對羅田縣引水工程泄洪情況進行評估,提出降低洪澇風險的調度規則,本工程對行洪影響較大的是楊家臺水庫和上福沖、里雅塘管橋,下面分別從運行期和施工期對行洪安全進行影響分析:

圖1 祁東縣主要中型水庫分布圖
1)運行期對行洪安全的影響分析。楊家臺水庫擴建后,將使庫區河道較現狀水位壅高,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來天然河道的行洪條件。針對水庫正常蓄水位的提升,各水庫對各自泄洪建筑物進行了改建,增大或維持了原水庫的泄洪能力,所以對河道行洪安全無影響。
上福沖、里雅塘管橋建成后,對河道的水流流態均有一定的影響,從壅水分析計算成果可知:上福沖管橋10 年一遇洪水壅水長度為243 m,最大壅水高度為0.118 m;里雅塘管橋10 年一遇洪水壅水長度為121 m,最大壅水高度為0.013 m。南元沖管橋對河道行洪無影響。
上福沖、里雅塘管橋建成后,使河道過流面積減少,上福沖管橋10 年一遇占用河道行洪面積3.19%,里雅塘管橋10 年一遇占用河道行洪面積6.65%。由此可見,大橋建成后對河道行洪能力有一定影響。
2)施工期對行洪安全的影響分析
①楊家臺水庫擴建無水下施工項目,溢洪道加建泄洪閘施工工期較短,施工時選擇在枯水期,只需將庫水位預降至死水位便可解決施工問題,無需施工導流,對行洪安全無影響。
②上福沖水庫擴建無水下施工項目,高涵封堵、新開灌溉輸水隧洞、溢洪道加建泄洪閘等項目施工工期較短,施工時選擇在枯水期,只需將庫水位預降至死水位便可解決施工問題,無需施工導流,不會產生施工期壅水,對行洪安全無影響。
③橋梁工程施工時橋身采用在預制場預制后,利用架橋機施工的施工方案,大橋施工對相應河段的防洪影響較小。
本工程阻水壅高計算主要采用水面曲線法(即通過工程前后水面曲線的比較,計算壅水高度和壅水長度)和經驗公式法。
1)上福沖水庫擴建后擴建溢流堰及閘門整體抬高以增加正常蓄水位,水庫閘門尺寸及泄流能力不變。因此不會增加頻率洪水的下泄流量,30 年一遇及以下標準洪水下泄流量維持不變,設計洪水(P=1.0%)及校核洪水(P=0.1%)下泄流量略有減少,因此不會對河道下游河勢產生不利影響。
2)楊家臺水庫建成后,河道水流流態和河相關系受工程建設的影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可能造成河床再造過程,從河流動力學與河床演變學來看,河床穩定性應由縱向穩定程度和橫向穩定程度來確定。根據計算結果,楊家臺水庫壩址河段河床沖淤變幅較小,屬縱向穩定、橫向較穩定河床,不會對近岸產生較大影響。楊家臺水庫壩址河段穩定性較好,不會發生河型轉化和河道變遷的情況。
3)南元沖管橋為一跨過河,10 年一遇洪水均未淹至橋墩處,里雅塘管橋處于里雅塘水庫庫區,水流流速緩慢,上述兩座橋梁對河道河勢影響甚微。
4)上福沖管橋工程修建后,上游河段平均流速有一定的變化,橋位上游河段相應的流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對該河段有一定的影響。由于工程壅水作用,工程修建后,橋位上游流速較建橋前有一定的減小,橋位以上相比天然狀態下將產生一定的淤積,但上游河段水沙特性不會因工程修建而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由于流向偏角的存在,將對河道右岸增加一定的沖刷,不利于堤防安全,故對河道兩岸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降低工程對河岸的影響。河道內橋墩之間水流流向變化較紊亂,流向變化頻繁,受橋孔壓迫性影響,流速較建橋前明顯偏大,且引起河道主流向左岸發生一定的位移,并對河槽及兩岸均將產生一定的沖刷,至下游150 m 處影響基本消失。工程修建后,由于水流的產生以及流速的增加,建橋后將會對河岸產生一定的沖刷。根據計算成果,10 年一遇邊坡沖刷深度為0.87 m,對河岸穩定性造成影響。
高永年[10]利用綜合加權求和計算法,通過合理分配不同評價因子的權重,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中下游流域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綜合評價,為調水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評價方法。
楊家臺、上福沖水庫為已建水庫,建設時間較早,當時并未考慮生態用水需求,本次水庫擴建后,下游環境用水按壩址90%保證率最枯月的月均流量下放。楊家臺及上福沖水庫90%保證率最枯月(12 月)平均徑流量分別為18.0 萬m3、8.3 萬m3,換算成年值分別為212.3 萬m3、97.5 萬m3,利用綜合加權求和法對郭家嘴調水工程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對下游生態環境基本不會產生影響。
1)楊家臺、郭家嘴水庫各橋梁建設后,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壅水作用。楊家臺水庫回水長度4 485 m;上福沖水庫回水長度5 507 m;上福沖管橋10 年一遇洪水壅水長度為243 m,最大壅水高度為0.118 m;里雅塘管橋10 年一遇洪水壅水長度為121 m,最大壅水高度為0.013 m。南元沖管橋對河道行洪無影響。
2)楊家臺水庫擴建后,將使庫區河道較現狀水位壅高,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來天然河道的行洪條件。針對水庫正常蓄水位的提升,各水庫對各自泄洪建筑物進行了改建,增大或維持了原水庫的泄洪能力,所以對河道行洪安全無影響。
上福沖、里雅塘管橋建成后,使河道過流面積減少,上福沖管橋10 年一遇占用河道行洪面積3.19%,10 年一遇占用河道行洪面積6.65%,由此可見,大橋建成后對河道行洪能力有一定影響。
3)郭家嘴調水工程建成后對下游生態環境基本不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