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華崗
中糧集團聯合《英才》雜志推出“央企老兵系列訪談”欄目,專訪推動中國經濟進步的央企老兵,我覺得這個欄目立意高、角度新,既是一份紀念,也是一份傳承,特別有意義、特別有價值。我自己長期在國資國企系統工作,由于工作關系,與中央企業的“老總”們打交道比較多,我喜歡讀他們寫的書,看他們寫的文章,和他們聊天,許多人對于我來說亦師亦友亦兄弟。我親眼看著他們在多年的企業改革發展中歷經風雨起伏,成功失敗,最終踏平坎坷成大道,內心著實為央企老兵取得的成就而驕傲自豪,著實為央企老兵展示的風采敬佩折服。當英才雜志社邀請我為專欄作序時,我毫不遲疑,欣然接受,就因為我深知他們篳路藍縷,一路走來極為不易,應該通過這個欄目,讓更多人認識他們、了解他們,進而激勵后來人斗罷艱險再出發。借此機會,我想說說我心目中的央企老兵,代為序。
在我心目中,央企老兵是共和國的功臣。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與中央企業的巨大發展進步是分不開的,與引領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央企老兵是分不開的。大雁高飛頭雁帶。40多年來,在央企老兵帶領下,中央企業鳳凰涅槃,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為國家和人民創造大量物質財富,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和民生改善。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是中央企業在擔當,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是中央企業在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世界追隨者到世界并跑者領跑者,在共和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中央企業功勛卓著、功不可沒。而在褒獎中央企業的軍功章上,最閃耀、最亮眼的就是央企老兵,他們是共和國的有功之臣。
在共和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中央企業功勛卓著、功不可沒。
在我心目中,央企老兵是商場上的英雄。商場如戰場,雖然沒有硝煙,卻同樣波詭云譎、驚心動魄。在我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轉軌的過程中,沒有先例可循,沒有經驗可鑒,每前進一步都波濤洶涌,充滿不確定性。央企老兵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拓荒者,帶領中央企業敢于沖破思想觀念的桎梏,主動融入市場,勇作市場弄潮兒,接受市場洗禮,在一次次改革激流中勇立潮頭,從一回回市場競爭中殺出血路。經過多年奮斗,中央企業更加市場化、更加法治化、更加國際化,既涌現出一批可以與世界一流企業比高低、論伯仲的“重量級選手”,也涌現出一批專特精尖的“隱性冠軍”、“獨角獸”。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已經成為中央企業享譽海內外的閃亮名片。“大浪淘沙始見金”,市場從不同情弱者。在商海的沉浮中,央企老兵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歷練成為真正的英雄,為企業贏得了發展,為國家贏得了競爭,為民族贏得了榮耀。
在我心目中,央企老兵是企業家的典范。有的人認為國有企業的領導人不是企業家,我完全不能認同。央企老兵是我國經濟戰線骨干人才中的典型代表,是優秀的企業家。他們很多出身業務員、銷售員或技術員,是在企業長期摸爬滾打幾十年成長起來的,和其他企業家一樣在困境中痛苦、掙扎、求變、奮發,積累了豐富的管理智慧和商業思維扮演著不同的人生角色。在起始階段,他們是創業者,憑靠敏銳的商業思維和深刻的市場洞察力,善于發現市場、適應市場、改造市場、創造市場,一步步把企業帶上正軌;在改革關頭,他們是改革家,頂住壓力、扛起責任,大刀闊斧推動改革,通過改革勇闖新路;在同行面前,他們是創新者,不斷推動產品、技術、管理變革,從引進、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反向創新,一步步華麗蛻變,引領業界、商界乃至全球市場的風騷。歷史表明,每個央企老兵的成長史都是一部光輝的創業史、奮斗史,充滿艱辛、布滿荊棘,卻波瀾壯闊、韻味無窮。
央企改革發展的接力棒在新老交替中傳遞,每位央企人都要汲取央企老兵們窮其一生孜孜以求而凝練出的商業思想。
每個央企老兵的故事都可獨立成書,精彩絕倫、引人入勝。然而,獨立的背后卻同樣鐫刻著央企老兵共有的精神特質。他們對黨忠誠,講政治守規矩,牢記“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職責使命,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他們心系家國,致力于國家和民族的強大,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將個人和企業的成功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中;他們事業至上,對企業充滿感情,與企業休戚與共,將個人發展與企業成長緊緊捆綁,為了企業全身投入、無私奉獻;他們視野宏大,有戰略家的眼光和敏銳的商業嗅覺,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局勢環境洞察先機;他們敢為人先,善于創新、敢于變革、勇于顛覆,以變應變、因變制勝。這些精神特質,是央企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持續發揚光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央企改革發展的接力棒在新老交替中傳遞,每位央企人都要汲取央企老兵們窮其一生孜孜以求而凝練出的商業思想、管理智慧,守護、傳承央企老兵們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創業精神,讓那一代人的創業記憶在央企新的征程中熠熠生輝,照亮前行的路。
向央企老兵學習!向央企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