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可山
摘 要:本文探討了文本主線和九年級學生培養文本主線解讀能力的重要意義,以及幫助九年級學生提升文本主線解讀能力的引領策略。并且通過草根的實踐和行動的案例分析了培養學生文本主線解讀能力帶給師生的提升和進步。
關鍵詞:文本主線;解讀能力;問題鏈;思維圖
文本是靜態呈現的,但當中必有“線索”可循,這“線索”或明或暗,或按事物發展,或按情感發展,或相互交織,就等著讀者撥開籠罩在它周圍的云霧。 而這條線索,便是最能代表文本精髓,反映文本內涵的主線。
九年級學生在文本主線提取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文本內部信息以及與大腦中原有知識的整合、重構。 這個過程對學生的要求相對于表層信息的提取更高。 因此,教師必須給予適當的策略引領,推進學生對文本信息的深層加工。要實現文本信息的深層加工,可以通過設計問題鏈、設計思維圖等策略加以引導。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以“問題鏈”培養學生主線解讀意識
我們教師為了實現所設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現有知識或經驗,并對將要產生或已經產生的困惑,把教材內容知識變換成為層次鮮明,具有系統性的一連串的教學有關問題,它們是一組有中心、有序列,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問題。從形式上看,“問題鏈”是一問接一問,一環套一環;從內容上看,它是問問相連,環環相扣;從目標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簡單來說,“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前提,第二個問題是第三個問題的鋪墊與階梯,依次順延下去,層次鋪墊,環環相扣,便形成了一條問題鏈”。對于教師來說,問題鏈是可以體現教師素質和教學觀念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引導學生提取和整合文本信息。
【課例背景】 為了提升學生的主線意識,從Go for it 九年級Unit 2 閱讀文本開始,本人就非常注重問題鏈設計。閱讀文本“The Spirit of Christmas ”講述了吝嗇鬼scrooge的轉變,目的在向學生傳達以下信息:關愛、同情以及憐憫之心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人人應當將之繼承以及弘揚,以愛心回報社會。主題雖為圣誕節,卻并非對這一節日的介紹,而是涉及“圣誕含義”的深層次內容。
這課文本閱讀策略訓練重點是推斷, 推導字里行間的含義。訓練學生對閱讀的深層理解,即除了理解語言的表層含義外,還應當培養學生推斷能力,讀懂作者在字里行間表達的深層含義。因此,策略及情感是問題鏈設計的重要環節。
課堂依據觀點——故事——結論的軌跡來設計問題鏈。在熱身后,問題鏈從文本的 “題眼”入手,考察標題與課本內容的內在聯系,以便找到行文線索的共同點,旨在活躍學生思維,幫助學生依據題眼,預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思路,那么由此衍生的這幾個問題躍然紙上就不足為奇。教師引導學生依托題眼,關注文本行文走向,即通過故事表達觀點。師生共同分享故事,并且得出作者意圖。文本的主線一目了然,作者觀點水到渠成。狄更斯《圣誕歡歌》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告誡人們要擁有一顆善良、仁慈、憐憫、容忍之心。主線所提煉的運用觀點——故事——結論的寫作手法,有助于幫助學生讀后創寫。
二、橫看成嶺側成峰——以“思維圖”建構學生的主線解讀能力
單一以文字形式呈現的信息通常千頭萬緒,會增加學生記憶的負擔,而按照一定的邏輯線索或發展關系呈現出來轉換的信息,便于加工和保存,為以后的交流活動儲備可以隨意提取信息。因此,在具體分析文本各個部分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把文字形式的閱讀內容靈活轉換成更容易的形式。
教師可利用常用的信息轉換方式有:網絡圖、流程圖時間線、概念圖、流線圖、維恩圖、語義圖、提綱圖、樹狀圖等。這些手段通過更直觀形式將文本的主要內容、任務和時間的發展關系等清晰地呈現給學生。
【課例背景】 Go for it! 第八單元閱讀文本“Stonehenge-Can Anyone Explain Why It Is There?”是一篇說明文。講述英倫三島乃至世界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跡之一:巨石陣。在英國人心目中,這是一個神圣的地方:這些巨石雖靜靜排列,但卻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它們能給人帶來神奇力量,還仿佛在向現代人訴說著遠古的故事。文本涉及英國文化,還涉及一些含有連詞的復雜句子,需要引導學生在上下文語境中體會語言表達的確切含義。
【課例聚焦】Stonehenge—Can You Explain Why It Is There?思維圖設計。為幫助學生解讀文本主線,本人特意設計了思維圖幫助學生解構文本,與學生一起解構文本的核心主線:fact-arguments-opinion。為了找出巨石陣的神秘之處,對巨石陣用途的推測用了風車透視圖幫助理解,并且了解連接詞的運用,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同時讓學生表達自己對巨石陣用途的推測。
關注核心主線的提取方式,同時將閱讀策略的培養、語篇分析能力等要素嵌入到閱讀教學中,才有對文本精確、精準、深刻的領悟,才能使學生與文本作者的表達核心高度契合,才能使學生的思想、思維的深刻性達到高點,才能把學生的視野引向更遠的遠方。
參考文獻:
[1] 梁美珍、黃海麗、於晨、陳一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評判性閱讀視角》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2] 楊瓊“基于文本深層理解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2014 年第8期.
[3] Duffy, G. & L. Roehler. Improving Classroom Reading Instruction: 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New: McGraw-Hill, 1993.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