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秀
摘 要: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教育不斷改革,對于語文這個學科也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漢字,漢字是我們國家文化傳承的載體,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才得到現代社會所普遍應用的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漢字的學習也是比較難以掌握的,而且語文課堂本來就比較無聊,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抵觸心理。小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也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科目學習的開展以及在生活中的溝通和語言能力,同時認識漢字也可以讓小學生從小就更好地去了解我們國家的文化?,F在為了促進小學生的漢字學習,為了達到更高效率的學習效果,新課標指出采用快樂識字趣味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識字、能力,培養更好的語文素養。
關鍵字:趣味教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前言:漢字的認識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學會了漢字,才可以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最后進行自主地寫作。識字也是小學階段語文科目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因此更要注重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情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都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文字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和基礎,文字也是聽、說、寫、讀的基礎,就好像英語單詞是英文中造句和交流的載體。隨著現在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也開始變得注重興趣教學的教育理念。因為很多時候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的另一個老師,有了興趣才有了努力的方向。通過有趣的教學模式或者教學內容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效果。在目前趣味教學方法實踐的過程中,雖然帶來了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小小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對小學語文漢字的教學改進進行討論和探究。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對于漢字的教學還是一如既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黑板上把漢字和拼音完整寫下來,然后領導學生一起跟讀,反復讀熟,進行機械的學習和記憶,不但效果不是很好,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而且小學生本身年紀就比較小,喜歡有趣的東西,在這樣枯燥的課堂上注意力也不能夠很好地集中,不能從小培養學生在漢字方面的興趣。
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的漢字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運用,學生學習了不能得到很好的練習,教師也不在漢字的學習上投入過多的時間,這樣子就導致學生不能對文字達到深刻的記憶。
二、快樂識字的趣味教學策略
(一)通過游戲加深對漢字印象
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于學習的興致不高,如果只是教師在課堂上死板地講解漢字,永遠達不到想要的高效課堂。而且對于兒童來講,游戲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如果把游戲融合到漢字學習的課堂當中,就可以引起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高效率的漢字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連連看這個游戲,在課前準備一些課堂上要講解的漢字卡片。因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最開始接觸的文字都是比較簡單、基礎的。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22課《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后的:吃、叫、江、住、沒等生字,將文字寫在卡片上,再將文字部首和偏旁拆分分別寫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在課堂上先用完整的卡片教學生認識。在課堂學習差不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抽取卡片,然后連連看,湊成一個這節課學習的漢字。并且哪組又快又準,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糖果進行獎勵。這樣子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比較輕松地達到相對較高的學習和教學效率。
(二)創設識字情景
語文課上對于漢字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學習增長知識,更多的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來結合生活中的事件或者引用網絡上的資源,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將漢字運用于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利用所學的漢字進行生活交流,考查學生的掌握能力。古人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信息化時代利用多媒體進行多角度漢字教學,也可以讓學生處于一種比較輕松的環境中,可以自發地去對漢字學習感興趣。
例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上冊第2課的語文課文《四季》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場景來創設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教師可以課前準備相關的PPT或者視頻,在開始講課之前,播放一首有關于季節的歌曲,先愉悅一下氣氛,然后搭配上教師課前準備好的幻燈片,展現出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對比鮮明,可以給學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然后在課堂上再進行課文以及生字的講解,在提前活躍的氛圍下,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學習。
結束語:
在目前信化時代發展迅速的背景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漢字教學是整個學習階段中最重要的過渡階段,對于教師來講也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想要在文字教學課堂上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效果,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是最關鍵的事情,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漢字的獨特魅力,自發地去學習和練習。雖然現在很多趣味教學在小學低年級進行了實踐,但是教師大多數還是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始終以灌輸性教學為主,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應該自覺地進行教學反思,應該去創新出新的教學方法,要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能力,打開對語文漢字學習興趣的大門。
參考文獻:
[1]李琰. 漢字趣味教學探究[J]. 漢字文化,2018(22):44-45.
[2]李新春.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中趣味教學運用探討[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