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清
摘 要:藝術教育本身就是為了培養具有創造個性的人才,每個人的興趣、思維、個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現代社會尤其提倡個性的張揚,美術教育也越來越講求以學生發展為本,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發展的需求,應當得到尊重、信任和關懷。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小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就是說,不但要注重對小學生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其創造才能的培養。美術教育過程的實施,是培養具有創造個性的人才,應引導學生讓學生用心靈去繪畫。
關鍵詞:小學繪畫;教學方法;心靈去繪畫
一、引導小學生用心靈去感受
小學生與生俱來就熱愛藝術,這種活動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就開始用自己的心靈去涂鴉了。當我們用成人的思想開始試著去開采和挖掘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對這個世界粗淺的認識了。在小學生們的眼里,這個世界是單純的、自然的、美好的。那么,他們的畫也應該單純、自然為美。例如:我讓小學生畫《自由畫》時,在內容上來看這節課屬于意愿畫,是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隨心所欲地、盡情地去表達自己的欲望,抒發他們的感情。課上有的小學生照著實物或書本認真地畫著,畫得很像,很漂亮,而有個叫麗麗的學生在紙上亂畫著線,我問她畫的是什么?她說是風。剛好那天外面風很大。很顯然,麗麗是在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來表現生活,在小學生的眼中風雖然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卻能感覺的到。這亂亂的線正是風在麗麗心中的模樣。對于小學生來講,我想重要的不是畫得像不像,而在于“畫”的過程。固然,有的小學生畫得很像,可是他們只是機械地重復了老師的動作,并沒有運用自己的刨造思維,這樣,無形中就抑制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麗麗畫得輕松自由并沒全照實物、書本或者老師的規定去畫,雖然畫得不像,可這是她用自己心靈的感受去畫的,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二、鼓勵小學生自由發揮
在過去長期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比較重視小學生模仿的訓練,這種訓練是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模仿得“惟妙惟肖”通常會得到鼓勵,而對于小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卻重視不夠。當然,模仿能力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模仿卻不應成為教學的終結,永遠的模仿就意味著停步不前。真正的兒童繪畫是可以讓小學生發泄感情、緩解緊張、促進他們的身心和諧發展的。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如果換為成人,或許會用裊裊的炊煙、翩翩起舞的柳枝、波光粼粼的湖面來含蓄地表現風的存在。可是,小學生還沒有這么繁瑣的思維能力,如果把這些強加給小學生,只能讓他們更加機械地去認識這個世界,鎖住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甚至讓他們對美術活動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再例如:在我教“校級社團”的美術組里,有個叫小東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畫時,他班的老師就告訴我,小東畫畫很差勁。可是在我的觀察下發現,小東畫畫時很認真,而且他還告訴我他很喜歡畫畫。他總是能說出那一幅幅“不成樣”的作品里的內容,而且說得頭頭是道。于是,我就沒有再過多地要求他。一個學期后,小東的繪畫水平明顯提高了。其實,小學生隨著生活的實踐和經驗的累積,他們的繪畫技巧和審美能力也都是在不斷提高的。我們老師作為一位引導者,大可不必急于讓他們有所成就。讓他們順其自然地發展更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更能體現少兒美術教育的目的。
三、理解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當然除了老師,還有許多家長要求學校的藝術教育能夠立竿見影。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學幾次繪畫后拿不出令他們滿意的畫,就覺得老師教得不行,學校不負責任。其實正是家長這種不理解、不容忍的態度,讓小學生左右為難,更多的學校還會為了迎合揣摩家長的心理和喜好,把成人的意識強加給小學生,讓他們按照老師的意圖不費力地把畫畫出來,讓家長滿意高興。殊不知,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和做法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啊!就像我所說的第一個例子,如果在一個外行人的眼里,也可以說是家長的眼里,麗麗的畫也許只會被當作小孩子的隨筆涂鴉,而不是一幅美術作品。但是在一個懂得孩子心理的小學美術教師的眼里,這是一幅成功的作品,一幅突出小學生心理個性的作品。我認為,兒童繪畫作品色彩鮮艷未必就好,而色彩簡單樸素未必就不好。法國女畫家依沙貝爾說:“繪畫本來是充實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感受,應該是輕松地享受,不要因繪畫主題和繪畫形式、方法、材料去傷腦筋,那樣就失去了繪畫的本質意義。”
一個稱職的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懂得小學生的心理,喜歡孩子,熱愛小學美術教育事業。這樣,教師寧可讓家長誤以為老師沒有教畫的本事,也不能夠讓自己的學生在錯誤的藝術環境中成長。這樣的教師才會引導小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繪畫,讓他們發泄出自己的欲望,畫出自己的個性。去發展和完善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對藝術的向往,去豐富他們的生活,去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和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現在,許多小學都開設了“第二課堂”、“社團文化”、“興趣小組”等活動,有的學校甚至把小學生的藝術教育搬進了課堂,形成了一種常規教育。這些現象固然是令人興奮的,但是與此同時,學校里往往忽視了兒童藝術教育的本質目的。我認為,小學生繪畫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而不是以培養畫家為目的的教育。
藝術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藝術創造沒有統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答案。我們的美術教育不應成為束縛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才能的緊箍咒,而是要為他們創造最適宜的表現空間和條件。所以我要說:“給他們一片天空,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通過心靈的寫真將其表現出來的,這樣的畫,才是真正屬于小學生自己的畫。
參考文獻:
[1]路靈霄.淺析小學生繪畫創作教學的指導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3):206.
[2]鐘希.基于繪本的小學生繪畫興趣的激發[J].美術教育研究,2019(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