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第四中學 楊菱
指導老師:阮愛軍 付朝暉
該項目榮獲第30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我經常聽爸爸和其他人講在普洱、西雙版納一帶有亞洲野生象活動,它們有時會跑進村子里,毀壞莊稼,偷吃玉米等。大象到底吃什么?它們怎么會跑到村民家里?帶著這些疑問,我決定在老師和爸爸的指導下對西雙版納普文亞洲象取食特性進行調查。
在野象群活動頻繁的云南省林科院普文熱帶林業研究所,調查西雙版納亞洲象取食的植物種類及取食部位。
了解亞洲象的食物組成,為亞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及舒適的生活環境,減少人象沖突,避免百姓的莊稼被破壞以及對人和亞洲象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從而更好地保護亞洲象。
采用樣線法,沿野象群經?;顒拥穆肪€,對路線兩側和2米范圍內所有的植物進行調查,并認真調查在這些植物中,象群對哪些植物種類進行了取食,哪些植物種類象群未取食。邀請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的植物專家來幫助進行植物種類的鑒別。
通過查資料,我了解到:亞洲象屬象科哺乳動物,是亞洲現存最大的陸棲野生動物,是我國一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熱區土地被開發,亞洲象棲息面積不斷縮小,食物供應也越來越不足,加之人類的獵殺,亞洲象野生種群的數量急劇下降,被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E級)野生動物,被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為禁止貿易的瀕危野生動物。
目前,亞洲象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越南、孟加拉國、中國、不丹、尼泊爾等國家。根據相關專家2005年的統計,全世界亞洲象的種群數量為41410~52345頭。
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大面積開發森林,種植橡膠和茶葉,嚴重破壞了亞洲象的棲息地,嚴重威脅到亞洲象的生存和繁衍。根據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我國境內野生亞洲象目前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西雙版納州、普洱市和臨滄市。總數量為250~300頭(陳明勇,2012)。
散尾葵
小果野芭蕉
皺葉狗尾草
冬葉
調查地點設于野象群活動頻繁的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普文熱帶林業研究所內。熱帶林業研究所總面積近17000畝,地處北熱帶與南亞熱帶交界地區,范圍內植被類型多樣,植物多樣性豐富。同時有一個數量約為17頭的野生亞洲象種群常年在此活動。
根據調查出的植物種類進行統計。按照未取食、偶見取食、少量取食、大量取食4個標準對植物種類進行分類統計,最終得出亞洲象野生種群在熱林所范圍內的取食植物及取食部位(見表1)。
雞嗉子榕
1.在熱帶林業研究所野象活動4公里范圍內,共調查植物種類82科,204種,占該區域所有植物種類(1120種)的18.2%。其中亞洲象的取食植物種類為11科,25種,占調查到種類(204種)的12.25%。
2.普文亞洲象取食植物的生活型多為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少量為喬木植物。取食的部分主要包括樹皮、果實、樹葉、嫩莖、筍和芽等,也取食有些種類的髓心,如青棕。在所取食的25種植物中,偶見取食的有10種,少量取食的有3種,大量取食的有12種。
圓果雀稗
1.通過這次調查活動,了解了亞洲象的部分取食特性,希望通過建設一些亞洲象食物源基地,種植亞洲象喜歡啃食的植物,增加其食物供給,減少人象沖突事件,從而更有效地保護野象。
2.近年來,隨著橡膠、香蕉、茶葉、咖啡等熱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發展,熱區森林面積大幅度萎縮,野象取食的范圍也在不斷減少。希望加大對熱區的森林保護,因為充足的食物、良好的隱蔽條件和水源是野象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表1 亞洲象取食植物名稱及部位表
3.從這次調查結果來看,野象取食的植物多為陽生性先鋒植物,這些植物多生長在受破壞的林地,而在郁閉較高的原始森林里生長不良或消失。西雙版納傳統的刀耕火種農業方式對野象來說是最好的一種方式,丟荒的林地能生長出大量野象喜食植物,如野芭蕉、棕葉蘆、構樹、金毛榕等。
4.我們應該想想如何平衡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和野生亞洲象的保護,才能更有效地保護這面積不大的熱帶雨林,并為亞洲象的生存繁衍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