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榮
中山市迪寶爾電梯有限公司 廣東中山 528455
案例背景為一臺正在正常使用的施工電梯在升至大概 100 米的高度時突然發生墜落的情況,當升降機在上升時突發失控的問題,其直接快速沖至高達30層的樓頂時,鋼繩部分發生斷裂,當鋼繩失去了約束作用后,升降機快速往下落體直墜至施工地面,發生了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在此次事故中將近20人被奪去了生命。這是歷史以來電梯安全事故中最嚴重的事故之一,我國也不斷出臺相關管理條例來對電梯的設計進行約束,這同時也加深了電梯行業對于電梯安全設計的思考。文章將分為幾個部分,旨在于降低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從加強基礎管理到電梯制動性能的分析,內容報道如下[1]。
隨著電梯設備的普及性使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完全離不開電梯設備這種代步及貨物運輸工具,電梯設備作為一種高精密性的設計系統,許多影響其安全運行的因素應當得到人們的認識與關注,電梯管理單位應當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使人們能夠正確地認識關于電梯的正確使用知識,并嚴格貫徹文明乘載的使用原則,嚴格打擊超載運行、人貨混用、操作不規范等不當行為,這是降低電梯安全事故發生幾率的基礎。
電梯的質量管理所涉及范圍甚廣,要求電梯制造單位從原材料、技術工藝、技術標準等多個環節開始入手,在根源上保障電梯設備的出廠質量,為降低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相關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對于電梯使用方面所提出的明確規定,對國家明令淘汰、報廢、質量不合格的電梯設備要進行及時、規范處理,同時還要重視對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等不同重要環節中關于其資質的定期檢查與審核工作,通過層層把關,確保電梯設備的整體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源上保障電梯的運行可靠性與安全性。
電梯設備的質量合格性作為其運行安全性的根源,由于電梯設備的內部系統的設計極具技術性,是一種高精密性的大型特殊運輸設備,保障電梯的生產質量作為前提,那么電梯設備在投入正常使用過程中的后續維保管理則是作為控制電梯安全事故發生幾率的關鍵手段之一,這就要求有關單位要及時加強電梯維保工作的管理,電梯設備作為一種高頻率運行的交通工具,在長期運行的過程中,內部各部件會出現磨損、老化、性能失效等問題,只有通過加強定期維保工作的介入,才能夠及時地發現電梯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問題或隱患,從而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將風險扼殺于萌芽的狀態,為電梯的安全運行奠定最堅實的基礎[2]。
據不完全統計與研究,目前可得知我國關于電梯方面的安全事故中,受到電梯設備自身設計及其質量缺陷所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已經達到60%左右,而不同單位的管理缺陷也占據了38%左右,在這種明確的責任制背景下,要求電梯制造廠商對所有經由自身所生產的電梯設備進行終身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為保障該管理體制能夠落實到實處,還需要有關管理單位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將責任細化到電梯的設計、制造、安裝以及后續的使用質量是否存在缺陷、產品質量不合格等不同方面中,在這一個管理鏈中,電梯設備的制造商需要承擔起不可推脫的責任,并設計出應急性的補救機制。此外,針對部分了解到電梯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卻未能及時反饋以及處理的個別單位,應當嚴格追究其責任。除了明確電梯制造商的直接責任,電梯使用單位的物業管理部門同時也在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有關單位需要加強對物業部門的管理與監督,令物業部門能夠在提升電梯整體管理水平上發揮積極的影響。眾所周知,電梯設備的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與定期維保工作的管理息息相關,這就要求電梯維保部門要充分地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同時也要保障電梯維保技術的專業性與規范性,在對電梯進行日常維保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操作,只有電梯制造、電梯使用、電梯維保這三個重要部門進行加強管理,并充分地明確各方職責,在每個管理環節中都能夠各司其職,才能夠最大化的保障電梯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據有關調研結果顯示,在絕大部分電梯的安全事故中,受到電梯設計缺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應當引起重視,這些缺陷主要以電梯設備的門系統、安全裝置、曳引系統等方面為主要。在一般情況下,除了電梯設備的正常運行制動以外,電梯轎廂的意外運行保護系統、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監控裝置、曳引系統及其相關的安全控制部件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電梯的制動系統,因此,不難看出制動系統的性能情況與電梯設備的運行安全性、可靠性具有息息相關的聯系。制動器是電梯設備內部中的核心安全裝置,如何降低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與電梯制動裝置的性能質量息息相關。為了能夠進一步對電梯的安全事故發生起到控制效果,我國先后出臺一些明確的條例,包括《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這種條款更是對電梯制動性能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有部分規定明顯顯要求當電梯轎廂在承載了125%的額定載荷同時以額定的速度向下運行的過程中,操作制動器必須要能夠令曳引機停止運轉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電梯轎廂的實際減速度不得大于安全鉗的動作以及電梯轎廂撞擊緩沖器時所引發的具體減速范圍等。以此為例,在當前的發展階段,我國整體的電梯制動性能檢測流程通常都是采取人工目測或者是劃線的手段來展開測量檢驗工作。在一般情況下,電梯內部中制動器的實際性能與制動力的實際大小息息相關,同時電梯在進行制動的過程中轎廂的減速度的大小與制動力的實際大小也有所關聯。根據我國《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規定中所對電梯的具體制動性能所提出的要求開始分析,不難看出電梯制動器在起到運行作用的情況下,電梯轎廂的實際減速度不得低于 0.5m/s2同時不得已超過1gn的范圍。另一方面,在對電梯設備的制動性能進行檢驗的過程中,當電梯轎廂在承載了125%這種原額定載荷同時按照其額定速度處于低層向下運行的情況下,通過對制動器與曳引機電源進行切斷操作,同時采取對轎廂制停距離進行測量從而確認電梯制動器的現有制動力是否能夠達到電梯制停可靠性的基礎條件[3]。
筆者將以某部電梯的原始額定速度在 V0范圍內的情況下,當電梯轎廂處于電梯制動狀態下的減速度確認為: a(0.5≤a≤1gn)時,基本上能夠判定電梯制動力在滿足其條件下的轎廂制動距離幅度。如表1所見。

表1 電梯制動力在滿足具體要求下的詳情數據表
由此可見,相關單位在對電梯設備的制動距離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如排除了人工測量存在誤差或者是鋼絲繩滑移等常見原因的背景下,等如最終所測得的實際制動距離表現在 0.11m至2.25m的幅度內,就可以確認其目前能夠達到電梯制動力的要求。
隨著越來越多高層建筑投入至正常使用當中,電梯運行質量及其安全性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與重視,電梯設備為高層建筑中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生活便利,但同時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近些年來曾有報道過一例關注建筑工地中由于電梯安全問題所導致的重大安全事故而引起社會各界對于電梯安全性的高度關注,文章以多個角度分析了引起電梯安全事故的相關因素,同時也對電梯制動性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于能夠通過更充分更清晰地掌握電梯制動性能的要求,從而提升電梯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