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通訊員賈建榮、李梅報道,近日,由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編制的《走進山西地圖集》由山西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山西歷史文化悠久,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山西、了解山西、走進山西,更好地感受山西、熱愛山西,《山西省“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確定編制《走進山西地圖集》。該圖集編制工作經山西省政府批準于2017年正式啟動,由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院牽頭,自然資源、農業、經濟、文化旅游等10余個省直部門共同參與。歷時三年,于2019年編制完成。

該圖集為公益性地圖類圖書,以反映山西基本省情為主,運用地圖形象直觀的表現方法,圖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山西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經濟社會建設等各領域的發展狀況。圖集內容包括自然條件與資源、歷史縱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文化遺產和文藝藝術、地市概況6個部分。自然條件與資源部分中包括地質、地貌、礦產以及土壤、地表覆蓋等38類,展現全省的地質、地貌、水、氣候、土地和生物資源;歷史縱覽部分中包括文明起源到民國時期共29項,以考古成果和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從文明起源開始,依次按歷史的時間軸,勾勒出山西歷史的風云變幻以及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經濟建設部分包括城鎮空間布局、轉型綜改示范區、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布局、國家綜合能源基地等31類,全面展示山西省在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三大目標的輝煌成就和嶄新形象以及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歷程;社會發展部分包括人口、教育、科技、衛生等12類,著眼民生重點,反映了社會事業的重大突破;文化遺產和文藝藝術部分包括世界文化遺產、重點文物和壁畫、彩塑、磚雕和博物館等共64類,展示山西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地市概況部分以11個地級市為單位,綜合表現11市行政區劃、交通、旅游、名優特產和城市風貌。
該圖集的編制是強化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加大公益性地圖供給的一項重大舉措。圖集承載大量而詳實的基礎信息,可以為各級政府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工作提供幫助,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宏觀決策和制定中長期規劃提供參考,在服務政府決策、科學研究和文化強省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推動山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