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軍


關鍵詞:山羊分腿騰躍;觸發器;妙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5-00-01
一、制作方法
1.所需材料
塑膠底托2個、1.4米塑料質地標志桿2根、直徑0.3厘米或0.4厘米鋼絲各0.5米(有彈性)、乒乓球2個、帶夾子小鈴鐺2個。
2.制作步驟
(1)將塑料標志桿分別在底托向上1.2米處打對孔。
(2)將鋼絲一端折成Z字形(方便調節高度)。
(3)將乒乓球打孔穿入鋼絲另一端涂膠固定。
(4)將鋼絲Z字彎一端插入標志桿孔中固定,小鈴鐺夾于乒乓球旁。
二、山羊分腿騰躍觸發器的教學應用
1.單人單次練習
學生分組以平均身高相等為準,觸發器擺放位置:以腿的長度確定兩邊固定的距離。根據器械高度將學生分成每4人一小組,聽教師指令練習,單人練習時練習者踏跳后迅速有力推手、分腿直(腳觸觸發器)、落地穩,另一人站在器械前方進行保護,其余人觀察鈴鐺有沒有響(分腿不直的情況下,鈴鐺是不會有響聲的)。
2.小組循環練習
學生分成4人小組循環練習與保護,小組最后一人先進行保護,其他成員依次循環自主練習并進行即時評價,教師進行巡視隨時糾正與評價。觸發器有可調節高度的功能,如小組學生掌握動作良好可調節高度進行挑戰與拓展(需要加強保護)。
三、教學效果
山羊分腿騰躍觸發器主要功能就是采用條件限制法,讓學生在踏跳后分腿的時候有意識地將腿伸直,去觸及兩側的觸發器,如果學生塌腰屈腿則夠不到觸發器鈴鐺也就不會響,如果踏跳后提臀分腿是繃直的,那么觸碰到觸發器鈴鐺就會響起。本器材的創新正是基于提高學生學練興趣與練習積極性而開發的,實踐證明具有很好的學練效果。
四、注意事項
1.觸發器底托的位置擺放:左右位置應根據練習學生身高腿長而定,在學生平均身高大概相等的情況下,擺放位置在山羊兩側一腿遠距離(可做微調)。
2.高低調節:以學生掌握、完成技術動作質量來確定,技術掌握一般需要保護與幫助的高度為1.1米或稍高,技術掌握好的可以調到1.2~1.3米,但是要加強保護。
3.一定要固定好鋼絲、乒乓球和鈴鐺,以免練習中觸碰時脫落。
【點評】
一、優點:
1.本案例教具設計新穎獨特,操作性強,使學生快速掌握山羊分腿騰躍踏跳后分腿的動作要領。2.通過使用教具,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方便學生自我檢測動作是否標準。
二、改進建議:
1.建議通過教具高低設置對學生進行分組,不要采用學生的身高腿長進行分組。2.在學生初步掌握動作后,可進行分層教學,設置不同高度的觸發器,讓學生自主選擇挑戰,增加學生練習的積極性。3.出于器材的安全性考慮,將鐵絲換成堅固的繩子。(北京市海淀區萬泉小學特級體育教師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