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玲 孫瑜



關鍵詞: 跳繩輔助器;自制;場地器材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5-00-01
一、材料準備
廢棄網球、跳繩、布團、紙球、剪刀。
二、制作方法
1.跳繩球:用剪刀將舊網球剪出2cm左右的小口,將繩頭打結的結扣塞進網球內(圖1),為防止繩結從網球口脫離,多打結,形成大結扣。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用熱熔膠封口固定。在繩柄一端調節繩子長度,建議保留30~40cm,可結合學生身高調節,避免練習時因繩子太長打到腿;若太短,手腕無法主動發力。網球可以用紙球或者布球來代替。
適用對象:適用零基礎不會跳繩和手感較差的學生。
2.跳繩節:將舊跳繩對半剪斷,進行打結處理,建議連續打2~5個結,形成一個大的結扣(圖2),具備一定的重量。
適用對象:適用剛入門跳繩,表現速度慢或者手感一般的學生。
三、使用方法
筆者以學生主動、教師輔導、家長指導為練習出發點,通過以下步驟來突破學生練習跳繩的難題。
1.單雙手搖繩練習
學生單手持繩柄頂端,發力手指為大拇指和食指,其他手指輕握繩柄用于固定,利用輔助器進行單手搖繩練習(圖3);同樣,也可采用雙手
搖繩練習(圖4)。
注意事項:初學者練習時會使用整個手臂進行搖繩,幅度較大,教師或者家長要不斷提醒學生大臂夾緊,利用手腕發力。
2.單雙手搖跳練習
當學生進行單手(雙手)搖繩練習時,搖繩節奏趨于穩定便可以加入有節奏的搖跳練習,也就是邊搖邊跳,進一步提升跳繩節奏與協調性。
注意事項:初學者進行搖跳練習時,會出現搖跳節奏不一致、動作幅度突然加大等肢體不協調的現象,教師或家長可以通過語言提示(打節拍)的方式,引導學生固定好跳繩節奏和搖繩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