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九江市稻草栽培大球蓋菇技術總結暨產業扶貧交流會在九江農業科學院舉行。
經過多年探索研究,九江農業科學院的技術人員通過品種比較、栽培模式發掘等深入研究,總結出了一套輕簡化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同時,他們還將栽培技術與產業扶貧相結合,采用“菌種補助+無償技術支持”的模式開展多點示范推廣,取得了不錯的示范效果。據介紹,稻草栽培大球蓋菇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糧食主產區大量稻草廢棄物處理的難題,還起到了稻草無害化利用還田、改良土壤、減少冬閑田拋荒等作用。目前,九江市利用稻草栽培大球蓋菇畝產達1500公斤以上,每畝種植效益超萬元。
會上,相關人員就大球蓋菇助推產業扶貧進行了交流討論,認為大球蓋菇是“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產業爭資源”的理想產業,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針對目前大球蓋菇銷售以鮮銷和鹽漬為主的情況,九江農業科學院提出下一步將發展大球蓋菇保鮮、烘干技術和發展循環高效種植的思路及建議。
(資料來源:九江市農業農村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