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試驗探索播種期對玉米產量的影響,有助于實現玉米高產,對地方農業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玉米是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當地選取某大面積田地為試驗點,對試驗點前茬玉米種植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探索不同播種期玉米對玉米株高、穗位高、莖粗,穗部性狀,玉米干物質,千粒重以及產量的影響。根據試驗結果可知,適當提早玉米播種時期,可以有效促進玉米生長發育,提升玉米產量與質量。
關鍵詞:播種期;玉米;產量;影響
王景生. 播種期對內蒙古赤峰市玉米產量的影響試驗[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4):26.
1 ?試驗目的
研究不同播種期玉米在倒春寒和旱伏的影響下,玉米植株株高、穗位、莖粗、穗部性狀、玉米干物質、千粒重等生長情況,確定播種期對產量的影響。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地點與玉米品種
在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當地選取某大面積田地為試驗點,試驗點前茬玉米,土地肥力較好,選用玉米品種為豐田7號。
2.2 ?試驗設計與管理
2.2.1 ?試驗設計。將試驗田分為四個區域A、B、C、D,分別對應不同播種時期3月15日、3月25日、4月5日和4月15日。試驗3次重復,單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設計。
2.2.2 ?試驗管理。種植密度為4000株/畝,一次性施入過磷酸鈣8 kg/畝,尿素4 kg/畝,氯化鉀6 kg/畝,并在大喇叭口時期追施尿素12 kg/畝。按照正常田間管理,散粉后在A、B、C、D區域各自隨機選擇5株玉米植株進行觀察,測量其株高、穗位高、莖粗等;在玉米生長的苗期、拔節期、大口期、吐絲期分別從4個區域選擇3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進行干物質測試;選擇5穗測量穗長、穗粗、禿間長、穗行數、行粒數等;收獲后脫粒測產。利用計算機對試驗數據進行整合與處理。
3 ?結果分析
3.1 ?播種期對株高、穗位高和莖粗的影響
通過試驗可以發現,播種期變化會導致玉米株高、穗位高及莖粗等產生相應變化。其中A區域玉米株高及穗位高最高,D區域最低;A區域玉米植株莖粗最細,D區域玉米植株莖粗最粗,呈現出明顯的遞減及遞增趨勢。隨著播種期的推遲,玉米株高會有所降低,穗位高也同樣會降低,而且莖粗會有所增加。這是因為播種期推遲會導致玉米生育期縮短,玉米植株在生育期的節間增長會受播種期推遲影響而有所下降,導致玉米株高及穗位高降低[1]。因此播種期推遲,會導致玉米植株產量降低。
3.2 ?播種期對穗部性狀的影響
穗部性狀是玉米產量的重要構成因素,除了產量構成的主要因素行粒數外,還包括穗長、禿尖長和穗粗等。通過試驗可以發現,雖然播種期變化對穗長、禿尖長、穗粗等的影響較小,但是依舊有較為明顯的變化走勢。A區域玉米植株穗長是四個區域植株中最長的,同時其禿尖長、穗粗也排在前列;D區域玉米植株穗長最短,同時其禿尖長較短,穗粗較細。因此綜合來看,A區域玉米植株有效穗長最長,即有效穗長隨播種期推遲而逐漸變短。另外播種期變化對玉米穗行數基本沒有影響,A、B、C、D四個區域的玉米植株基本一致,不存在明顯差異。不過在玉米植株穗行數沒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行粒數卻有著巨大變化,而且變化極為明顯。A區域玉米植株行粒數遠遠多于D區域植株,B區域和C區域玉米植株行粒數則較A區域植株逐漸遞減,呈現出明顯的遞減趨勢。
3.3 ?播種期對玉米干物質的影響
干物質作為衡量玉米有機物積累、營養成分多寡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玉米產量的重要構成因素。在玉米植株生長發育的苗期到大口期期間,干物質積累速度緩慢,積累量變化不明顯。而在進入大口期之后,玉米植株干物質增長速度明顯增快,干物質積累量也會顯著提升,直到吐絲后期干物質積累量增長速度才會有所放緩。
通過試驗可以發現,不同播種期下玉米植株干物質積累變化情況基本一致,不過最終積累量會因為播種期推遲而有所下降,下降趨勢雖不明顯但始終存在。其中A區域玉米植株干物質積累量最多,這是因為該區域植株播種時期較早,使得植株生長的大口期到吐絲期這段期間正處于當地溫度升高、降雨量增多的時期。在良好的氣候條件影響下,A區域早播種的玉米長勢喜人,干物質積累量多。與此同時,播種期晚會導致玉米植株生育期縮短,相應的干物質積累時間也會縮短,自然難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干物質。因此綜合來看,早播玉米干物質積累量更多,主要是因為氣候條件適宜,同時生育期更長,有更多時間能夠用以積累干物質[2]。
3.4 ?播種期對千粒重的影響
千粒重作為體現玉米粒大小與飽滿程度的指標,其不但是檢驗玉米粒質量的內容,也是衡量玉米產量的重要依據。根據試驗顯示,A、B、C、D區域玉米籽粒千粒重逐漸降低,意味著播種期變化會導致玉米千粒重發生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千粒重隨播種期延遲而下降的趨勢。而且千粒重下降越嚴重,玉米產量減少得就越多。
3.5 ?播種期對產量的影響
試驗表明不同播種期玉米產量會發生較大變化,其中A區域玉米產量最大,B、C、D區域玉米產量依次減少,而且A、B區域產量變化趨勢不大,而C、D區域產量下降趨勢則要遠高于A、B區域產量下降趨勢。這說明隨著播種期的延遲,玉米產量會逐漸減少,而且延期越久,產量下滑就越嚴重,這與播種期對玉米產量的株高、穗位高、莖粗、穗長、禿尖長、穗粗、行粒數、干物質及千粒重等構成因素變化趨勢大體一致。
4 ?結論
綜合分析,可發現早播能夠增加玉米植株在生育期內的有效積溫,延長玉米有效生長期,并能充分利用各種肥水光熱資源,有利于苗齊、苗壯,并能提前授粉期,提高結實率。
參考文獻
[1] 宮秀杰,錢春榮,于 洋,等. 不同播種期對春玉米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J]. 玉米科學,2019(3):108-113.
[2] 胡樹平,青格爾,高聚林,等. 播種期對不同品種春玉米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影響[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