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柿1號2014年通過了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1.特征特性。該品種樹勢較強,樹姿開張,分枝角度大,樹皮深紅褐色至灰黑色,溝紋稀疏。老枝深褐色,一年生枝紅褐色,皮孔狹長圓形,散生。果實扁方形,果頂廣平微凹,十字溝淺,基部少棱。果實縱徑50.3毫米、橫徑62.4毫米,單果重132.7克。果皮較薄,果肉柔軟多汁,無核或極少核。果實鈣含量高達0.6毫克/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多酚和黃酮含量分別為1.9毫克/克和0.6毫克/克,風味甜,品質上乘。在豫西地區栽培,9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約120天。無明顯的病蟲害發生。
2.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在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大部分柿樹適生區均可栽培,其中以黃河流域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栽培較好。該品種能適應多種類型的土壤條件,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不嚴,建園宜選避風向陽、土層較深厚的緩坡地。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嫁接,以上年春季育苗的君遷子為砧木,采用帶木質部嵌芽接(露芽包扎),成活率可達96%。如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嫁接,則用上年冬季覆膜播種的君遷子為砧木,采用去木質部方塊形芽接,成活率達91%。土壤條件良好地區栽培株行距為2米×(2~3)米,需控制樹高,樹高以2米為宜,樹形采用主干形;土壤條件較差地區栽培株行距為(3~4)米×4米,樹形以疏散分層形為佳。需加強角斑病、炭疽病和柿蒂蟲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 ? 刁松鋒 ? 李芳東 ? 郵編: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