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軍
摘要: 可持續發展與新農村建設戰略的深度實踐,推動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在農村得以廣泛應用,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資源。該文將以河北衡水市景縣為例,簡單分析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現狀,并針對當地農作物秸稈離田利用率低、資源化技術不成熟、收儲運體系不健全以及資源化利用體制不完善等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為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指明發展方向。
關鍵詞: 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秸稈還田;秸稈氣化;儲運
邢 軍. 河北景縣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與發展方向[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4):49.
一、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
景縣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豆類、花生、薯類、油菜、其他谷物等,2019年總種植面積188.2萬畝。農作物秸稈可收集總量約為84.687萬噸,秸稈利用總量約為82.23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1%。其中秸稈直接還田67.028萬噸,直接還田利用率79.15%;離田利用15.202萬噸,離田利用率17.96%,其中,飼料化14.996萬噸,飼料化利用率17.71%;基料化0.008萬噸,基料化利用率0.01%;能源化0.098萬噸,能源化利用率0.12%;原料化0.1萬噸,原料化利用率0.12%。目前,景縣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還存在一定問題,嚴重限制了農作物秸稈資源的充分利用。
1、秸稈離田利用率低
農民在收獲季節搶收搶種,秸稈收儲運體系不健全,收儲成本較高,缺乏利益驅動,90%以上都實行了秸稈還田,造成秸稈離田利用率較低。
2、資源化利用技術不成熟
當前農村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不夠規范,如機械化收割不規范;秸稈粉碎、腐爛問題需要有新突破;秸稈的飼料化青黃儲及加工轉化技術需要提高,以改善適口性,提高消化率和營養價值;沼氣發酵技術仍有待改進。
(1)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需要大量農業機械設備,但是當前使用的農業機械設備數量少、類型單一、性能落后,主要使用的普通脫切機與旋耕機已經不能滿足還田需求。與此同時,秸稈還田時機與還田量不夠合理,難以最大化發揮秸稈還田的作用。秸稈還田方式也與本地種植需求存在一定差異,粗糙的還田技術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
(2)秸稈氣化
秸稈氣化所得熱值不高,而且還伴有焦油問題,氣化設備管道很容易被焦油堵塞,從而影響秸稈氣化工程的順利推進。另外,農民安全意識不強,在使用和管理秸稈氣化相關設備中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可能導致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
秸稈氣化的經營問題也影響了其發展。2002年景縣劉集鄉周八莊村投資57.6萬元建成一座秸稈氣化站,但因一次性投資過大,政府無力支持,靠市場化運作難以收回投資,目前已停止了運營。
(3)秸稈飼料加工
秸稈飼料加工對工藝要求較高,需要掌握微生物菌種及其發酵工藝、發酵秸稈飼料營養效果等。但是當前農作物秸稈飼料加工還較為淺薄,基本上只是完成最基本的加工程序,缺乏科學完善的發酵秸稈飼料評價體系。
3、收儲運體系不健全
當前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體系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的管理機制,缺乏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秸稈收儲運難度大、成本高、效益低,收購者和經紀人無利可圖,工作積極性不高。
4、資源化利用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當前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體制與機制還不夠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發展。
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發展方向
1、全面提高秸稈離田率
秸稈離田率的提高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出臺相關政策,建設相關項目,投入足夠資金,鼓勵廣大農民主動、積極將秸稈收集并運用到資源化利用之中。其次,完善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環境。鼓勵相關企業投入到產業建設之中,做好農村地區基礎建設工作,形成多方共贏的良性局面。
2、加大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力度
針對當前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不成熟的問題,有必要全面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力度,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問題。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的合作,聯合攻關研究新技術,如研發高性能脫切機與旋耕機、改善秸稈飼料加工工藝等。
探索全新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發展方向,諸如秸稈生產全降解快餐盒、秸稈發電、食用菌種植、秸稈固化成型等。另外還需要加強秸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要深入基層,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做好技術應用規劃,全過程指導與管理,助推地方經濟、農業產業的全面發展。
3、健全收儲運體系
以相關政策、項目和制度為根本,以基層建設為基礎,以長效運行發展為目標,對農作物秸稈資源化處理的收儲運體系加以完善,是保障相關技術得到有效推廣應用的前提。政府要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制定合理項目,完善管理機制,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一體化的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產業體系,降低收集儲運成本,提高產業效益,吸引更多收購者與經紀人。
4、完善資源化利用體制機制
對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政府管理結構加以優化,明確管理部門與單位職能,科學劃分責任,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及規范作用,推進秸稈產業發展和完善。要構建科學有效的推廣機制,工作人員深入到農村一線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將農民發展為農作物秸稈資源產業中的基礎力量。
三、結語
綜上可知,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應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不管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還是為農村提供資源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不過當前實際應用還存在一定缺陷與不足,需要加強宣傳推廣,加快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政策支持,同時應大力發展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一步強化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