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宣

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如地震、降水等)或者人為活動(如山體開挖、礦山開采等)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山西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劃定出2020年地質災害4大重點防治區,分別為:晉西黃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太原西山—汾西—霍州—鄉寧—河津礦區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太原東山—陽泉—潞安—晉城—沁水礦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嵐縣—靜樂礦區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崩塌
崩塌是陡坡上被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其下部軟弱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滑動,失去穩定性,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的地質現象。簡單地說,就是陡坡上塌下來石頭或土體。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巖土體在以自重為主動力作用下,沿著貫通的一個和數個軟弱面發生以水平位移為主的順坡剪切滑移現象。簡單地說,就是石頭或土體順一斜面滑下來。
泥石流
泥石流是發生在山區的一種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短時性特殊洪流。簡單地說,就是大量泥和沙石從溝里流出來。
地面塌陷
A.采空地面塌陷
采空地面塌陷指地下礦體采空后,礦層上部及周邊的巖層失去支撐,平衡條件被破壞,隨之產生彎曲、塌落,以致地表下沉變形和塌陷。簡單地說,就是開發礦產使地面塌下去了。
B.巖溶地面塌陷
巖溶地面塌陷是發生在碳酸鹽巖(石灰巖等)類分布的覆蓋型巖溶區的一種較特殊的地質災害,是指覆蓋在溶蝕洞穴發育的可溶性巖層之上的松散土石體在外動力因素作用下,向洞穴運移而導致的地面變形破壞,其表現形式是產生塌陷坑。簡單地說,就是地下溶洞使地面塌陷下去。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種累進性的緩變型地質災害,是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某一范圍內所發生的地面降低現象。簡單地說,就是地面沉下去了。
地裂縫
地裂縫是指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地表巖土體發生變形,當力的作用與積累超過巖土層內部的結合力時,巖土層發生破裂,其連續性遭受破壞,形成裂隙。簡單地說,就是地面裂開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