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繼達
關鍵核心技術是強國之基、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指出,加快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必須念好“人才經”,充分激發創新型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應對世界變局,培養核心技術人才。把創新精神培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小學階段注重激發引導學生的創新興趣、科學意識,將科學和創新教育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要求,培養青少年的科技興趣、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高等教育階段建立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保證基礎研究隊伍的源頭供給。
尊重人才需求,加大激勵力度。重視滿足核心技術人才的物質需求,建立匹配核心技術攻關的薪酬制度。進一步提高核心技術人才的薪酬待遇,建立重實績、重貢獻的薪酬激勵機制。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依法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通過股權期權激勵等方式,充分激發核心技術人才的創新活力。
瞄準不足,優化人才支持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核心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加快推進分類評價,基礎研究領域以同行學術評價為主。探索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突出評價成果質量、原創價值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避免唯論文、唯專利、唯項目等片面量化評價。建立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整合和優化國家層面各類杰出人才計劃,加強創新群體和團隊建設,優化完善人才梯次結構,促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胸懷天下,擁抱全球英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要聚四海之氣,集八方之力。應胸懷寰宇,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進凝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激勵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的自主創新,促進技術創新和學科發展。對引進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支持他們深度參與國家計劃項目、開展科研攻關。對國家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開辟專門渠道,實行特殊政策,實現精準引進。打造一流發展平臺,吸引全球優秀人才,掌握發展主動權,以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引領國家高水平創新。
優化生態,營造寬容失敗的氛圍。允許冒險試錯,開展學術討論和學術批評不可或缺,只有在寬松的環境下進行長期技術積累才能有所突破。建立容錯機制,讓科技人員有尊嚴、無顧慮地從事科學研究。在全社會宣傳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人才的極端重要性,弘揚大膽質疑、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積極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營造“識才、愛才、用才、護才”的良好環境,培育好有利于關鍵核心技術人才脫穎而出的“成長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