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情
作為一名負責農村水電發展的科技人員,陳海清深知“頂層設計”對于科學合理地發展農村水電有多重要。
2015年5月,在“十三五”開年之初,陳海清就按照國家水利部、山西省水利廳的要求,經過對已建、在建水電站的復核、相關資料的收集,以及規劃主要河流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與分析,配合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組織編制完成了《山西省中小河流水能資源開發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使《規劃》能更符合“十三五”時期的要求,同年10月,陳海清率團隊又對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除了補充部分新建水電站外,還增加了已建水電站的更新改造與在建水電站項目。此《規劃》的編制,為山西省“十三五”新上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陳海清帶隊集中力量、深入基層、加大項目選點范圍,編制完成了《山西省農村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并按照水利部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及時組織人員,編制完成了《山西省“十三五”農村水電扶貧工程規劃》,涉及14個貧困縣29座水電站,規劃總裝機4萬kW。
2017年5月,省農村水利水電管理中心又配合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山西省沁河流域水能資源開發規劃報告》。
“頂層設計”藍圖繪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設計”變成“現實”。
從2015年年底開始,陳海清就帶領局里業務骨干,著手準備“十三五”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的申報工作。2016年年初,還沒有過正月十五,她就把各有關市、縣及項目單位召集起來審查項目初步設計,并進行了修改完善,同年4月完成了所有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批工作。隨后,她要求各市加緊組織項目縣編制河流改造方案。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她又集中精力編制完成了《山西省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省級實施方案(2016~2019)》,并按照水利部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了上報工作。
項目批了,需要有人扎扎實實整體推進。
為提高水電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全省已建、在建水電站的行業管理,從“十三五”開年,山西每年都積極組織各類培訓班。“2015年10月,我們還組織了一個脫產長達一年的長期培訓班,針對近幾年新建的水電站和即將投產的水電站運行操作人員進行培訓。”陳海清說。為了辦好培訓班,從資金申請到場地準備,從老師的配備到課程的安排,再到學員的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陳海清做了大量工作。因工作表現突出,陳海清被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授予“優秀學會工作者”稱號。
水利部從2017年開始,開展了綠色小水電建設,要求到2020年創建一批綠色小水電站,使全行業逐步形成綠色發展格局。
陳海清在2017年7月接受組織安排,負責開展全省小水電綠色發展調查工作,對全省已建的150座水電站進行了調查摸底,編制完成了《山西省綠色小水電創建方案》。同年11月20日~12月2日,又分別對3個市和省直屬的11個綠色小水電規劃點進行了專題調研。陳海清步行百余公里,實地調查水電站廠壩間減水河段現狀,并提出了山西省綠色小水電發展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對策措施等,形成了《山西省綠色小水電調研報告》。按照水利部有關要求,2017年推薦上報了晉城市東焦河等3座水電站列入全國首批44座綠色小水電站范圍;2018年又推薦澤州縣拴驢泉等6座水電站成功創建為全國綠色小水電站;2019年推薦滹沱河水電站等7座水電站獲批全國綠色小水電站,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創建16座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
統計是黨和政府進行宏觀管理和調控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是黨和政府的“智囊團”,是科學決策的“參謀部”,它常常為領導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陳海清從工作第一天起,就始終將統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步入領導崗位,她每年都要組織開展全省統計人員培訓,總結上一年農村水電統計快報、年報及增效擴容改造項目月報的統計工作;解答統計軟件中常見的問題;培訓相關統計知識;布置本年農村水電統計工作任務等。
為了能夠圓滿完成全省農村水電統計年報任務,每年的春節和元宵節“兩節”期間,她都在審核各市上報的年報數據,除了計算機系統審核外,還要進行人工審核,每一個指標,每一個數據都是那么認真、細致地去對比、復核和分析,保證了數據的質量,為上級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隨著農村水電事業的發展,陳海清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她說她將傾盡全力,用自己所學,護好山西農村水電改革,讓山西的河更暢、水更清、景更美!

陳海清在增效擴容項目改造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