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我國對外文化、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尤其是與俄羅斯的交往不斷加深。我國群眾對俄語文學作品的熱情也不斷上升,但是由于俄語與漢語有著較大的差距,而且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所以俄語文學作品的翻譯與賞析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雙關語在俄語文學作品中較為常見,所以要加強對雙關語的了解,為俄語文學世界的探索提供幫助。
《俄語百科全書》認為,雙關語是一種文字游戲。在文學作品中,應用雙關語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語句的趣味性或詼諧性,雖然語句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發音的不同,它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意思。雙關語在俄語文學作品中的應用較為普遍,所以對雙關語的研究,不僅可以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歷史、文化,還能使其感受不一樣的雙關語意境。本文通過對俄語文學作品中的雙關語進行探索,希望為俄語文學的翻譯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俄語雙關語的結構及形式
(一)語義雙關
語義雙關就是在詞語的多義性下表達兩種意思。在多義性結構的應用下,除了本身的詞義以外,詞語或者詞組會引申出另外一種意思。在俄語文學作品中,通過上下文聯系,詞語會產生不同的含義。例如,在俄語中,“背叛”一詞也會有改變的意思。當然,在俄語作品中,類似的詞語較多,讀者或者翻譯者可以慢慢去挖掘。
(二)同音雙關語
在俄語文學作品中,同音雙關語主要是指詞語的寫法與讀音相同,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同音現象是同音雙關語的具體表現,是指詞或者詞組的讀音一樣,但是產生不同的意思,這些詞語較為復雜,在構成雙關語時應用較多。
(三)語音-語義雙關語
語義雙關和同音雙關語是較為常見的雙關語形式與結構,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也在俄語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就是語音-語義雙關語。該形式是除了上面兩種以外的所有形式,統稱為語音-語義雙關語。這類雙關語的形成較為特殊,是通過含義與讀音的相互配合完成的。
二、俄語文學作品中的雙關語功能
第一,新穎別致,引人注目。在俄語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應用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具有較強的新穎性。第二,語音和諧,深入人心。在俄語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應用,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讓讀者看一眼就記住。第三,感染力強。雙關語在俄語文學作品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可以有效吸引讀者,提升語言的感染力。第四,蘊意豐富,意味深長。文學作品講究蘊意,而雙關語的應用可以有效起到這一效果。第五,語言凝練。雙關語的語言十分精煉,在俄語文學作品中,可以起到言簡意賅的效果。
三、俄語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翻譯
在對俄語作品中的雙關語進行翻譯時,要注重技巧,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最基礎的要求就是對原文意思的完整、全面的表達,避免曲解原文的內涵。在翻譯時,翻譯者最好使用相同的雙關語進行翻譯,確保翻譯的意思與原文表達相一致。漢語雖然與俄語屬于兩種語言,但是也有一定的共同點,尤其是在翻譯過程中,筆者發現二者的雙關語基本一致。研究發現,由于漢語與俄語的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等存在較大差異,譯者難以在漢語中難以找到對等的雙關語。這就為俄語雙關語的翻譯增加了難度,也對譯者形成了極大的挑戰。
因此,在翻譯俄語雙關語時,首先要確保原文意思的準確性,這樣才能將原文上下文意思進行準確的表達與傳遞;其次,在翻譯過程中,要對雙關語的修辭手法進行突出,并對俄語語言表達的風格及內涵進行體現;最后,如果雙關語的語言是詼諧的,一定要體現原文的情感意境,這樣才能對雙關語的作用進行體現。但是,俄語文學作品翻譯會受到雙關語可譯性的影響,對翻譯者造成極大挑戰。所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講究策略。
(一)直譯法
該方式就是在翻譯過程中對雙關語的字面意思進行翻譯,翻譯出的內容比較直白。直譯法不會產生歧義或者誤會,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地分析與掌握上下文的語境,在品讀雙關語的過程中,讀者雖然覺得缺點意思,但是依然可以體味到雙關語的精妙。在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就有關于直譯的雙關語,其在我國不同譯者的筆下有不同的意蘊,因此人們可以通過不同譯本的文學著作進行細致分析。
(二)意譯法
這種方法就是按照原文的主旨意思,將雙關語進行靈活的表達,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礎上,提升翻譯的文學內涵。文學作品的靈魂就是自由,就是不拘泥于形式。所以,在對雙關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如何保存文學作品的靈魂也成為很多俄語文學作品譯者思考的問題。在小說《死魂靈》中,有這樣一段話:“在若干關系上,羅士特來夫是一位‘故事的人物。沒有哪一個集會……”這是魯迅的譯本,當然也有不同的翻譯,如滿濤和許道慶的翻譯、鄭海凌的翻譯。
(三)加注法
有時候在翻譯過程中受到上下文的影響,必須通過直譯的方式進行翻譯,但是這種方式很難合理詮釋雙關語的意思,需要通過注釋的方式讓讀者理解與體會。加注法的應用雖然可以讓讀者對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進行了解,也可以通過加注對俄羅斯的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但是這也讓原有的修辭效果降低,從而無法讓文學的美感進行體現。比如,“你竟敢和我說這種話!”“我只有這一個舌頭,我和誰都用它說話”,通過加注釋的方式讓讀者明白,在俄語中,“語言”與“舌頭”的發音是相同的,但是詞義不同。人們可以將這句話翻譯成“你敢用這樣的舌頭跟我說話!”“我只有一個舌頭,我就用這個舌頭和大家說話的”,這個翻譯中沒有注釋,但是可以在“我只有一個舌頭”后加括弧,括弧里寫“尼爾伸出舌頭讓大家看”。
(四)再造法
這種翻譯方法可以將原文的內涵、傳遞的信息進行有效保存,同時又能保留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詼諧或者其他意思。在對俄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由于中國與俄國的生活環境、文化歷史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為使語言更加貼切,譯者可以通過再造法進行翻譯。在對原來的語言形象進行替代時,一般會選用讀者熟悉的語言。
上面這四種方法只是方法論,在具體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文學作品的整體語境、基調等,也要結合上下文進行翻譯,保證譯文與上下文的意思貼切。同時,要仔細揣摩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選擇最合適的翻譯方式。
四、結語
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文學作品在我國比較流行,影響了一輩人。時至今天,很多人依然喜歡俄語文學作品,但是俄語文學作品包含很多雙關語,如何翻譯出雙關語的靈魂也成為譯者思考的焦點。本文介紹了四種翻譯方式,希望對翻譯俄語文學作品中雙關語的譯者有所啟示,也希望讀者能通過雙關語的賞析,感受不一樣的俄羅斯風土人情和隱藏在雙關語背后的文學美。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趙千雪(1999-),女,海南三亞人,本科,研究方向:俄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