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經歷了從“瓶頸制約”到“初步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的發展歷程,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意味著將在新時代開啟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2019年9月,國務院批準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掀開了交通運輸工作的新篇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交通運輸經濟贏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當然也面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和難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的對策,為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交通運輸;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F512.3?????????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5-26
作者簡介:程麗(1980- ),女,經濟師,本科,研究方向:交通運輸經濟。
1 引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交通運輸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初具規模,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通車里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規模以上港口萬噸級泊位、公路、水運貨運量及貨物運輸量、鐵路旅客周轉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交通運輸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和不足,比如交通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備,很多偏遠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還有很大的短板;設備研發能力和行業創新能力還亟待提高;物流業在一些中小城市還比較落后,不夠發達,成本還需降低、效率還需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加強。為了促使我國交通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強化規劃引領,完善管理機制和服務水平,建設綠色交通、智慧交通、人文交通、科技交通,推動交通運輸經濟可持續發展[1]。
2 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
2.1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
交通運輸經濟要發展,構建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是根本。雖然國家對交通建設的投資不斷增加,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加快交通建設的資金需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量大,建設周期長,近年來,受環保政策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的影響,土地征用費用也大幅提高,加之筑路材料單價年年上漲,資金不足已成為制約交通運輸發展的關鍵問題。對于一些經濟不發達、財力有限的城市,無法完全依靠政府部門來進行專項資金的投入,制約了當地交通運輸的發展[2]。
2.2 交通規劃滯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網絡不完善
交通要發展,規劃要先行。我國歷史悠久,交通運輸建設前期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均衡,眾多城市都存在著較多的古建筑,這些建筑在最初建立時并沒有進行很好的規劃,以至于無法滿足現代交通系統發展的要求,導致了城市的交通發展容易受到較大的阻礙,這對于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的完善是非常不利的。
2.3 區域發展對于交通運輸經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增加,并且處于經濟轉型階段,這對于交通運輸提出了較大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國存在著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了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當前城市經濟全方位發展的背景下,需要交通運輸的協調配合來作為基礎的支撐以及保障。因此,在整體交通運輸經濟發展時,物流業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從整個市場發展的角度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且降低交通運輸成本的投入,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2.4 交通運輸體制管理存在著漏洞
交通運輸行業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公共交通等多種職能部門,部門間存在管理不一致,體制上沒有有效對接的問題。交通運輸發展歸根到底要靠人才來驅動,可交通運輸行業整體缺少專業人才、拔尖人才,體制落后,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進行完善,而對于交通運輸管理制度的改革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深入到交通運輸的內里實質。
3 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策略
3.1 創新多元化融資模式,解決資金難題
為了加快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必須要解決融資難題,加大資金的投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深化交通投融資改革,創新多元化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優化營商環境,鼓勵體制機制模式創新,統籌用好政府與市場、存量與增量、預算與資產等資源,提高整體經濟效率。探索PPP與專項債的結合,撬動社會投資,發揮協同加力效應。推廣“項目融資”模式,加大資產證券化推行力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同時,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工作,做好與國家重大發展規劃、各類專項規劃的銜接,做到儲備一批、開發一批、落地一批。加大對政府、市場主體、咨詢機構等培訓力度,深化改革意識,提高擔當能力[3]。
3.2 加強前期規劃,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交通網的規劃要與國家規劃、城市規劃、國土規劃等各類規劃有機結合,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又不至于過度超前浪費,要切實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合效率和規模效益,著力推進鐵水聯運、公水聯運、公鐵聯運,推動各種運輸方式有機融合、無縫對接,形成公鐵水空互相支撐、互為補充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交通運輸規劃要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綠色集約。同時,還應遵循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強化交通債務風險防控,提高經濟可負擔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3.3 大力發展智慧交通,高質量發展互聯網+智慧交通
要堅持科教振興交通戰略,加強交通運輸科技力量建設,加大人才培訓和引進力度,為交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智力支持。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全面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推動智慧平臺的建設,加大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交通運輸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推動交通應急、公眾出行服務、綜合執法、信息管理等大數據的發展和運用,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現代化治理能力。疏通經濟管理體系[4]。
3.4 加強行業治理,增強為民服務意識
“人民滿意”是交通強國建設的根本宗旨。要不斷深化交通運輸系統“放管服”改革,按照“簡化程序、減少環節、便民高效、強化服務、加強監督”的原則,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不斷優化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切實增強行業公信力和執行力,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交通干部隊伍,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堅持安全第一,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系統工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平安交通等專項行動,促進交通運輸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5]。
4 結語
當前我國的經濟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于交通運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運輸可以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促使各地區之間實行有效的交流。同時,地區經濟的發展也可以提升交通運輸業的建設水平,使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大提升。在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包括資金制約、規劃不合理、區域經濟對于交通運輸提出的較大挑戰、交通運輸體制自身管理存在的漏洞等。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加強交通運輸行業規劃,解決融資難題,加強行業管理,以科技和創新帶動交通運輸事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思茹,張帥,袁長偉.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與碳排放效率評價[J].中國公路學報,2019(01):154-161.
[2]畢婭楠.“互聯網+”背景下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新思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5):5-6.
[3]李靈杰,吳群琪.中國省域交通運輸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聯合動態性分析[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7(06):44-49.
[4]蔡婉華,葉阿忠.交通運輸、經濟增長與碳排放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7(03):26-31.
[5]傅志寰,孫永福.交通強國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the basic leading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70 years ago, China's transport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bottleneck restriction" to "initial relief" and then to "basic adaptation", and has made historic achievements.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learly proposes to build a "transportation power", which means that we will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of building a transportation power in the new era. In September 2019,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and issued the outline of building a transportation power, which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transportation work.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ransportation economy has won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ourse, it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