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萍

有人在服用某些藥物后,曬太陽可能引起光敏反應。那么,什么是藥物的光敏反應?哪些人容易發生光敏反應?可能誘發光敏反應的藥物有哪些?又該如何防治呢?
什么是藥物的光敏反應
藥物的光敏反應是指使用藥物后,暴露于紫外線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可分為光毒性反應和光變應性反應。
光毒性反應是一種非免疫性反應,可發生于任何人,與自身免疫系統無關,無潛伏期,一般首次用藥后經日光及類似光源照射,幾分鐘到幾小時即可發生,發病局限在光照部位皮膚。臨床表現類似日光性皮炎,可見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出現水皰,自覺有灼熱感和刺痛感。急性癥狀消失后皮膚脫屑、色素沉著,皮膚松弛、干燥、粗糙。光毒性反應的強度與光敏感藥物濃度和光照射時間、強度有關。除去光敏物及避光后,反應消退較快。
光變應性反應是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發生于少數過敏體質者,小劑量光敏感藥物和微弱陽光照射就可能發生,除與藥物有關外,還和遺傳、過敏體質有關。首次發病一般有1~2天的潛伏期,皮疹除發生于光照部位外,還可以遷延至非光照部位。臨床表現類似濕疹,可見紅斑、丘疹、水皰或滲出,一般不留色素沉著,慢性損害可使皮膚肥厚或苔蘚化,部分可能發展成慢性、持久性光敏感性反應。
易發生光敏反應的人群
皮膚嬌嫩者;因痤瘡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療者;人體免疫缺陷病、紅斑狼瘡、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
誘發光敏反應的藥物
藥品說明書提示以及文獻報道過可能誘發光敏反應的藥物包括以下類別:
藥物光敏反應的防治
1.有光敏反應史者應慎用光敏性藥物。
2.用藥期間及停藥后5天內,應避免過度暴露于陽光中,外出使用防曬霜,穿可遮光的衣物。
3.在醫生指導下縮短用藥時間、減少藥物劑量、夜間服藥或改換其他治療藥物等。
4.在皮膚最初出現麻刺感或紅斑時,應立即躲避陽光甚至其他光線,用冷水濕敷紅腫發熱部位。
5.及時去皮膚科就診,不要自作主張亂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