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羅斯航天發射堅持不停
歐洲航天的情況要比美國差得多。畢竟這里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各國的抗疫措施差別很大。導致的結果就是航天這種需要大量協作的行業只能停下來等待疫情過去。
歐洲的疫情爆發比美國更早,因此早在3月中旬,阿里安航天公司就關閉了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按照當時的計劃,該公司要在3月24日發射一枚織女星火箭。這次發射打算把53顆小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阿里安公司發言人說,發射活動將“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盡快恢復,已經送到發射場的衛星和火箭正處于“安全待命狀態”。該公司曾經考慮在3月底恢復發射,但是直到5月中旬,恢復發射還遙遙無期??椗腔鸺目偝邪桃獯罄麗畚W公司在5月11日派出了60人團隊前往庫魯。該公司打算讓這支團隊常駐庫魯,直到8月份。他們的任務是盡量壓縮織女星火箭的發射流程,爭取早日恢復發射,然后設法完成全年3次發射任務。
至于新一代的阿里安6火箭,已經決定推遲到2021年發射。
因此,歐洲議會的一些成員認為,必須采取措施來保護歐洲的航天工業
其中,7名議員正在推動一項扶持計劃,幫助那些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航天公司。議員們寫信給歐盟委員會負責太空事務的委員蒂埃里·布雷頓,指出2020年歐洲航天產業的營業收入可能縮水10億歐元(約合10.8億美元),相當于該行業總收入的12.5%。
他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正導致經濟急劇放緩,國際貿易急劇減少。這種情況將給歐洲航天部門帶來沉重的損失,并可能導致能力和效率的迅速喪失,包括高度專業化的技術和管理技能,如果不及時緩解,重建工作將需要數年時間。
議員希望歐盟在2021年至2027年間把至少160億歐元的資金投入航天計劃。其實這筆資金早就列入了歐盟多年期財政框架之中,但尚未最后確認。
歐洲航天工業貿易組織Eurospace于4月30日發布了一份文件,詳細說明了歐洲公司希望歐盟在疫情期間采取的支持措施。這些步驟包括歐盟成為天基產品的早期客戶,將空間納入歐盟的國防和安全倡議,以及增加對空間技術研發的資助。
在俄羅斯方面,雖然發生了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慘劇,但整個航天活動的節奏似乎沒有被打亂。這可能是因為俄羅斯地廣人稀,航天相關單位分散在廣袤的大地上,不容易發生中心城市那樣的大面積傳染。在3、4、5三個月里,俄羅斯共進行了5次航天發射,其中包括一次聯盟MS飛船和一次進步貨運飛船的發射。

▲ 庫魯航天中心被迫關閉

▲ 歐洲航天產業產值大規模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