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建康

許建康
1965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碭山縣,1985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文學學士,1992年結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藝委會委員,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戰疫面孔之一

戰疫面孔之二

戰疫面孔之三

戰疫面孔之四

戰疫面孔之五

戰疫面孔之六

戰疫面孔之七

戰疫面孔之八

戰疫面孔之九

戰疫面孔之十
做夢也沒有想到正當全國人民沉浸在庚子春節的歡樂日子里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歡樂祥和的氛圍戛然而止,一時間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籠罩著中華大地,嚴峻的疫情形勢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所幸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國有疫難,無論死生,白衣執甲,悲壯前行,從除夕之夜開始,四萬多名白衣戰士告別家鄉告別親人,逆行而上馳援湖北,增援武漢。
他們像一個個決絕的斗士,用血肉之軀擋在肆虐的病毒前面,為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在荊楚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曲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華美樂章!而我,每天宅家焦急地關注著武漢和湖北的最新狀態的同時,也為使不上勁兒而每每沮喪。直到有一天,盯著屏幕上抗疫前線的天使們一身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厚厚的口罩、緊壓面頰的護目鏡以及臉上的傷痕和剪短的秀發,內心被深深感動,無數次淚水婆娑。那一個個相同的形象雖然笨重卻寫滿了勇敢、樂現、自信和堅韌;那脫去層層防護滿是壓痕的面龐雖然疲憊卻真的如天使般純凈而神圣,他們是庚子春天里的最美的風景,他們是任何色彩與畫筆都難以承載的偉大形象!盡管現代影像傳媒如此發達,但我還是想要拿起畫筆,表現他們用生命踐行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 表現我們民族奮斗不息的歷史精神長城。
我深知抵抗疫情的從來都是醫術而非藝術,但作為一名親歷這場舉國抗擊疫情歷史事件的藝術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以自己獨特的視覺表達方式記錄和表現這種眾志成城風雨同舟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戰疫英雄。從古至今,藝術有其不可代替的特殊之處就在于能更為深刻地去激活人的內心,并使人類的精神變得高貴升華。盡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好的藝術作品必是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同搏動。用手中的畫筆謳歌這些平凡的逆行天使,用藝術的方式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動,銘刻他們面對災難永不言敗的堅韌不拔和戰疫必勝的堅定信心。“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語)。藝術家不能做時代的旁觀者!
最終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驅動拿起了畫筆,我要畫出內心的感動和敬仰,畫出對生命與犧牲、平凡與偉大乃至藝術與生活的一點個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