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征,劉伏秋,寧 波,尹 靜,羅叱云
(1. 湖南省農業環境生態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2. 瀏陽市鎮頭農業綜合服務站, 湖南 瀏陽 410136)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Lour.)是我國傳統名花,在我國已有2 500 a 以上的栽培歷史。桂花四季長青、芬芳馥郁,為園林綠化、香料來源之佳品,并有喻意友好吉祥之象征,在山野、庭院、宮苑、大道和小路無不見其婀娜身影。在植物分類學上,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常綠喬木或灌木,按花色分為金桂、銀桂和丹桂,其中丹桂品種群[Osmanthus fragrans(Aurantiacus Group)]具較高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景觀價值。
丹桂在幼苗期生長速度較慢,育苗期較長,為了縮短丹桂育苗期,提高成活率,使其根莖葉在出圃前得到充分發育,以最快速度相對雜草形成群體優勢,苗木種植戶普遍在每年4—9 月(苗木生長拔高增粗時期)噴施1~2 次不同類型葉面肥,這不僅成本高,而且效果良莠不齊。因此,選配出效果更好、性價比更高的苗木葉面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于是,筆者選配了“綠精靈”1 號和“綠精靈”2 號營養劑,并對其在丹桂育苗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
“綠精靈”1 號:每包含0.0016%蕓苔素內酯10 g,20%赤霉素可溶性粉劑0.5 g,98%磷酸二氫鉀30 g,98%硝酸鉀30 g 和一水硫酸鎂29.5 g。使用時配成60倍液。
“綠精靈”2 號:每包含0.0016%蕓苔素內酯10 g, 98%磷酸二氫鉀30 g,98%硝酸鉀30 g 和一水硫酸鎂30 g。使用時配成60 倍液。
“桂花精”:從市場購買。使用時配成60 倍液。
尿素液(CK):尿素∶水=1 ∶10(體積比)。
試驗在百里花卉走廊的核心地帶——瀏陽市柏加鎮雙洲村某桂花育苗戶承包地進行。土壤為河流沖積物形成的潮沙土壤,排水通氣良好,pH 值6.1,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3.01%。2017 年5 月2 日施復合肥(N-P2O5-K2O=15-15-15)100 kg/667m2作基肥。苗床整平后上鋪一層1~3 cm 厚的腐熟有機肥,并進行消毒處理。扦插前將插穗用生根粉溶液浸泡6~8 h,于6 月15 日扦插。插穗長12 cm,插入深度6 cm 左右,株行距為15 cm×15 cm。扦插后蓋小拱棚并覆蓋透光度為50%左右的遮陽網,進行正常的肥水管理[1]。
于2019 年6 月19 日選擇4 m×4 m 的正方形苗床作為試驗苗床,保留丹桂幼苗712 株。將試驗苗床外約50 cm 寬的幼苗移栽其他地方。同時,隨機選40株移栽的幼苗測定根長(由于是扦插苗,以不定根中最長的根作為根長),40 株幼苗的平均根長為12.2 cm,以此作為試驗前丹桂幼苗的根長。
在正方形試驗苗床內用彩條布隔成4 個2 m× 2 m 的小區,即Ⅰ、Ⅱ、Ⅲ、Ⅳ 4 個小區,每個小區內有丹桂幼苗178 株。在每個小區內隨機選20 株(共80 株)幼苗,用游標卡尺測量幼苗莖粗,用卷尺測量株高(地面部分高度),平均莖粗和株高分別為0.73 cm 和38.1 cm,以此作為試驗前丹桂幼苗的莖粗和 株高。
于2019 年6 月20 日,小區Ⅰ、Ⅱ、Ⅲ和Ⅳ分別用“綠精靈”1 號60 倍液、“綠精靈”2 號60 倍液、“桂花精”60 倍液和尿素液(CK)對丹桂幼苗進行噴霧處理,以噴濕葉面但不引起滴落為度。61 d 后,即2019 年8 月20 日,用相同營養劑和相同方法進行第二次噴霧處理。
第二次噴霧后61 d,即2019 年10 月20 日,各小區在對角線上平分取樣10 株,共20 株幼苗測定每個處理丹桂幼苗的根長(以不定根中最長的根作為根長)、株高(地上部分)和莖粗,計算平均值。
噴施營養劑后,沒有發現樹葉枯萎、藥傷斑等藥害現象,說明這些營養劑對丹桂幼苗安全。后期目測觀察,噴施了營養液的苗木,葉色更深,嫩葉芽更多,株高增加明顯,新生分枝多1~2 層。2019 年10 月20日測定每個處理的根長、株高和莖粗見表1。
采用“綠精靈”1 號60 倍液、“綠精靈”2 號60倍液、“桂花精”60 倍液和尿素液(CK)處理后,根長分別比處理前增加5.3、4.4、2.9 和3.0 cm,增長率分別為43.4%、36.0%、23.8%和24.6%(表2)。以“綠精靈”1 號60 倍液處理的根長增長最多,其次是“綠精靈”2 號60 倍液處理的。
采用“綠精靈”1 號60 倍液、“綠精靈”2 號60 倍液、“桂花精”60 倍液和尿素液處理后,丹桂幼苗平均莖粗分別達到1.25、1.24、1.14 和1.02 cm(表1),分別比處理前增加0.52、0.51、0.41 和0.29 cm,增長率分別為71.2%、69.9%、56.2%和39.7%(表2)。以采用 “綠精靈”1 號60 倍液處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采用“綠精靈”2 號60 倍液處理的,兩者均明顯好于“桂花精”和尿素液處理的。
采用“綠精靈”1 號60 倍液、“綠精靈”2 號60 倍液、“桂花精”60 倍液和尿素液處理后,丹桂幼苗平均株高分別達到53.5、50.2、49.8 和47.6 cm (表1),分別比處理前增加15.4、12.1、11.7 和9.5 cm,增長率分別為40.4%、31.8%、30.7%和24.9%(表2)。以采用“綠精靈”1 號60 倍液處理對丹桂幼苗株高的增長效果最好,各處理的效果是 “綠精靈”1 號>“綠精靈”2 號>“桂花精”>尿素液(表2)。
育苗成活率、苗木生長速度(生物學產量)是2項重要的指標,為了使丹桂幼苗最快達到出圃標準,經常盲目施用不同類型的葉面肥。單一氮素肥料(如尿素)的葉面噴施較常見,但往往造成苗木貪青、披垂、枝條發育滯后等不良影響。市面上較為流行的“桂花精”,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激素,如復硝酚鈉等,單一使用除了容易造成上述不良影響外,如果濃度、噴施時間掌握不好還容易造成藥害,危及苗木正常生長[2-3]。
促進苗木生長,除了土壤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外,通過葉面施肥補充營養元素是可行的,在大量元素N、P、K 和中量元素S、Mg 基本平衡的情況下,如果恰當輔以植物內源激素如赤霉素、蕓苔內酯素 等[4],既可以保證植物快速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的供應,又能夠使苗木的葉色、樹干、樹形、根部發育等具有更好的表現,從而提高苗木的商品價值。

表1 不同營養劑處理對丹桂幼苗生長的影響 (cm)

表2 不同營養劑處理后丹桂幼苗根長、莖粗和株高與處理前比較
試驗選用不同的營養劑進行葉面噴施處理,可以促進丹桂幼苗生長,提高幼苗生長勢,從而加快幼苗出圃速度,縮短育苗周期[5-6]。“綠精靈”1 號、“綠精靈”2號和“桂花精”3 個處理的幼苗長勢都比對照尿素液處理的好,以“綠精靈”1 號在增加根長、莖粗和株高等方面的效果最為明顯。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配方營養劑在其他綠化苗木(如梔子花、紅檵木、杜鵑、金葉女貞、紅葉石楠)的使用效果,還應繼續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