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 要:石材幕墻飾面板作為天然材料,同品種的石材也會存在顏色差異。本文通過對幾個項目的控制特點闡述石材色差的控制手段。力求石材幕墻色差減少到最小程度,達到人們對高端石材幕墻裝飾效果的要求。
關鍵詞:色差;品控
天然石材作為幕墻行業的外立面裝飾板材,可以提升建筑外觀效果端莊華麗,備受建筑師喜愛。但是由于石材的天然性,品控做的不好也會使得整個項目外立面非常難看。由于石材本身產地的環境不同,能夠用作外立面石材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本文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
紫砂巖紅砂巖石材色差控制。業內人士不建議使用砂巖作為幕墻裝飾板。因為砂巖受地質條件影響容易產生流沙層、石膽、裂紋等質量問題,而且砂巖自身強度并不好,如果大面積使用質量控制很難。山東莒縣是這種砂巖的產地,礦石埋藏在地面以下,由于自然環境影響,表層礦顏色深俗稱紫砂巖,中間層顏色漸淡也稱紅砂巖,深層礦顏色更淡不具有顏色整體性可不作為石材板材選用。根據自身項目設計師的要求選擇石材的同時,也應該提供礦山考察情況給設計師建議參考。項目用量不大時,比較好抉擇。如果石材用量大一定要選擇礦層穩定的石材,這樣既能保證用量也能控制石材質量。砂巖質地松軟,所以可用做低矮樓層、裙樓使用,建議適當增加板材厚度不至于運輸和搬用過程中石材斷裂,建議用到30mm以上。表面處理方面不建議采用荔枝面做法,成品率太低,如果設計師有這種外立面效果的要求,建議使用噴砂工藝。砂巖石材面板的防護工作尤為重要,其自身的吸水率高,所以在防水工藝上要注重質量要求,否則下雨后容易出現色斑現象。另外,山東地處我國東北部,冬季溫度較低,在遇到跨年工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開年用石材的備貨工作。比如,如果只是在山東買礦到南方加工,那么最好能及時把石材運到南方;如果還在山東或北方加工,那么建議將荒料置于室內或埋于地面凍土層以下。這樣能有效的保護荒料不受凍以免開料時成品率受影響。
摩卡石等進口石材品控要點。這里著重講一個成功案例,我參與的北京幸福里項目和太原萬達項目都大面積使用了土耳其摩卡。拿到項目任務時,對進口石材的品控還是比較模糊,因為無法親臨礦山現場掌握一手數據,擔心批量制作的成品質量難以控制。公司安排的采購人員到廣東云孚反饋回來的消息,能供應的商家上千家,但是真正能看到庫存的,而且庫存量有一定規模的少之又少。而針對承建的工程項目來說,石材供應量是基礎數據,如果按照普通國內石材的采購思想,可能會在供貨期出現斷供現象。進口石材飄洋過海來這里一般需要幾十天甚至一百天,而一旦出現斷供現象再去其他家補貨色差又難以控制。經公司領導決議在和甲方單位溝通后采取了先囤積荒料再找加工廠的方法。這樣雖然初期資金占用量大,但是后期在加工廠選擇方面具有主動權,而且易于控制石材色差。這種方法不僅限于摩卡,而是對進口石材的一種有效控制方法。針對摩卡石本身的質量控制同砂巖,摩卡也是一種質地松軟的材料,不巧設計師一定要求用荔枝面石材,經過樣品試裝不難發現,石材表面由于應力釋放朝砸面彎曲,而我們的項目本身又是工字縫設計,觀感質量不言而喻,非常差。為了實現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我們不斷探索方式方法,最后采取矯枉過正的方法非常有效。首先由于荒料在手,那么控制加工比較容易,我們要求石材大板切割必須扣掉鋸縫,石材大板厚度正偏差,當然換新鋸片也是必要環節。荔枝面形成后在背面局部人工鑿,使得板面回正,這個工藝環節雖然效率低,但是確實能有效的控制板面平直度。安裝工藝上要求精益求精,不達標的板材不能勉強使用,工廠安排專人現場矯正石材板面。這樣控制下來,能有效的保證石材幕墻板面平順。
福建白麻,過去非常常見的一種石材。麻石既然是天然花崗巖同樣具有天然不規律性,湖北白麻、山東黃金麻等等也大同小異。十多年前福建白麻603還是主角的時候,同樣是北京的一個項目大面積用到,單體工程用量4萬方,承接石材供應任務的是環球石材。不得不說態度決定成敗。福建白麻礦層不同,出現大花、小花等不規則的圖案樣板。而看似差不多的圖案大面積拼接后會明顯出現色差,觀感質量難以控制。這時想到的控制方法應該就是排版,同樣是排版,做的深度和實操性就尤為關鍵。環球石材公司在離項目幾十公里的河北燕郊大廠有加工廠,這樣供應和補片都比較方便。同時在他們的加工廠擁有幾千余平米的排版廠地,有利于大面積比對。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有效品控石材色差,在石材設計下單時,我們將每一塊石材都編上了獨一無二的編號,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身份識別碼,每塊運抵現場的石材都有它唯一的安裝位置。這樣對現場的施工組織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必須有效的控制石材安裝進度,物料管理清晰。如遇上墻后石材色差還有最后補救方法,那就是補片。同樣得益于前期工作到位,現場只需要報告石材編號和補片原因(不一定時色差問題,也可能現場或運輸過程破損),加工廠即可找到排版時的留片觀樣石材,并及時補片運抵現場。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排版石材時,首先要做到1:1排布石材,允許石材顏色漸變;其次,根據石材毛板花色按面進行預控;第三,每批排版石材都要留觀樣石材,并做標記。現在科技進步了,如果現在來控制,我還會用到二維碼石材身份證方法,能快速找到荒料批次,還可以利用無人機影像幫助排版。簡言之,辦法總比困難多,做作品是遠比做項目難的。
山東銹石,也是常用的石材。由于鐵元素表面氧化,出現不同程度的黃點,故作銹石。同樣是因為礦層影響,同上述分析,銹石表現出來的花紋也是千差萬別。這里不再重復色差品控關鍵。關于銹石由于質地堅硬,設計師喜歡用作線條造型,如一些立柱基石底座、簡歐造型等。如果純利用整塊石材挖鑿的確加工費高昂,一般工程業主接受不了。如果完全拼接工程質量和觀感質量還是差了許多。五年前大連的一個項目,我們把設計前置,利用對石材荒料的了解,提前融入到設計中,效果不錯。當年的那個項目大量用到了石材線條,整體觀感呈現簡歐形態。大量用到了方條石材造型、檐口造型等,塑造窗邊包套的形態。整棟建筑高百米,豎向還有凹型線條使得整個大樓形態挺拔。正如前述,單獨拿一根線條造型來看可選的加工工藝無非就是整體石材造型或者拼接石材造型。利弊分明,不完全可取。但是,我們提前在圖紙深化時將設計理念傳遞給了甲方,效果就不一樣了。比如,利用粘接工藝將大凹字型分割成L和方形石材拼接。這樣拼縫位置在造型的陰角不影響外觀,而且L型石材是厚板整體切割的,余下來的方料又可以做方形石材線條,不但有效控制石材色差,對成本控制也非常有利。當然深化設計時就得考慮線條的截面尺寸要相匹配。再者,在檐口線條處理上,也要考慮拼縫效果在先,不要簡單的把石材拼接放在陽角,這樣加工起來是比較簡單,但畢竟是手工活,線條長了平順度難以保證。我們在設計前期就充分考慮到了效果并兼顧成本,把檐口石材設計成轉角整體拼平板的工藝,留縫設置在頂面不被關注的地方,同時減小實體板尺寸,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對待石材幕墻,絕對不同于鋁板、玻璃、陶板等人工干預生產的面板材料。石材天然紋理是客觀存在的。對于施工單位來說,一定要充分了解石材原料特點,綜合考慮項目特征,有的放矢的做出品控預判。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產品質量。本文以幾種具體石材工程案例為線索分享了部分品控經驗。其實,真正遇到石材幕墻工程千差萬別,控制點也遠不止石材本身。隨著國家號召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要求節能減排,現在石材開采量遠不如以前,但是不得不說石材幕墻特有的美學造詣是人工飾面材料不具備的。在提倡環保的同時,如果還能遇到石材幕墻項目,就更應該提高項目品控要求,讓項目作品生命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