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明亮
摘? ? 要: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社會各界人士對水資源的關注逐漸提高,為了能夠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那么就必須保證水資源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致力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當中。通過實際調查發現,我國目前大多數地區有著比較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近年來,相關單位也紛紛開展了水土流失的保護工作,但是其范圍仍然不斷的擴大,一定程度了威脅了該地區的水環境,另一方面也是阻礙我國整體經濟難以有效發展的關鍵原因。基于此,文章圍繞水土保持措施對水資源與水環境的影響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資源;水環境
1? 引言
水作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當然也是我國經濟等實現穩定發展的核心因素。因為之前過分看重經濟增長,忽視了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在水資源缺少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嚴重威脅到了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為了能夠給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那么就必須加強對水資源以及水環境的保護力度,深入分析地區下水土流失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處理方案,共同致力于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當中。
2? 水土保持措施對于水資源與水環境的影響
通過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僅能夠減輕地區水土流失的嚴重性,而且還能夠凸顯出一定的徑流阻攔作用,最為關鍵的是,在地區應用了水土保持措施之后,實現對洪峰水流量的全面把控,保證徑流泥沙量流失逐漸減少。通過實際調查發現,目前常見的水土保持措施,第一就是攔蓄型,第二就是滯蓄型。首先,從攔蓄型視角下來看,主要就是地區水利工程的大力建設,保證有效的空間容量,更好的確保地表徑流的泥沙逐漸減少流失,實現本地區水土流失減少的目的。而應用滯蓄型的形式,一方面能夠對非點源污染現狀進行有效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地表徑流加以全面攔截,保證土壤搬運環節實現良好控制的同時,對本地區地下水資源水質不斷提高的關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從本地區土壤情況等方面出發,事先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方案,促使土壤通氣孔隙實現有效的提高,為整體土層具備良好的蓄水性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長期以來的運用中可以發現,滯蓄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更加突出,在保證該地區植被覆蓋率顯著提升的同時,確保土壤具備極高的固結性能,實現地表徑流輸沙水平的減少。
3? 我國水資源及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3.1? 水資源不足
面對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發重視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雖然我國擁有較多的淡水資源,但是基于較多人口數量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較少,可以是目前水資源比較稀缺的國家。當前社會各界人士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持續提高,再加上中間存在的浪費問題,這些都是導致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原因。不管是人們的生活還是生產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水資源浪費問題。從世界范圍來看,雖然我國工業用水量占據份額較大,但是相比較先進國家來說,其回收率相對較低。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如果人們不加以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工作,破壞水資源凈化以及維持性能的缺失,那么一定時間內,必然會導致水資源枯竭的一天,當然,這會對人們的經濟以及生活等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2? 水資源污染嚴重
在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當中,都會有水資源污染現象,當然,通過實際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水資源最根本的污染來源就是工業污染。社會上的部分企業,過分的重視短時間內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生產當中,針對其中有著較強污染性的物質排放到河流當中,一方面導致水資源受到巨大的破壞,另一方面對生態平衡也是一種不小的威脅,在周邊居民飲用之后,也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關鍵原因。一旦該地區政府等相關部門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那么只會導致受污染的水資源面積持續增加。
4? 水土保持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影響
從根本上來講,人們常說的水土保持措施,就是通過有效的措施,促使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避免水土流失對水資源以及水環境造成的巨大威脅。通過實際調查發現,當前大多數地區經常應用的就是工程、生物等多種水土保持措施,在長時間的應用當中發現,在對降水進行有效攔截的同時,也是地表徑流能夠減少的保證,最為關鍵的是還是土壤肥力顯著提升的根本舉措。
4.1? 工程措施
對于工程措施來說,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擋墻、攔砂壩、護坡、截水溝、沉砂池等多種形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水利工程的施工單位,還需要結合項目施工現場環境以及氣候條件等多方面,合理的選擇適應的水土保持措施。第一,山坡防護工程。在應用山坡防護水土保持措施時,能夠促使坡地地形進行有效的改變,全面的攔截以及阻擋雨水等的流入,再加上引流等的形式,促使之前攔截到的水資源,能夠全面的應用到周邊農田灌溉等方面,一方面能夠確保大面積徑流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也是坡地水土流失應對的有力措施。除此之外,針對一些沒有應用到農田灌溉或者是草地等的雨水,此時地區就可以進行小型的蓄水項目建設。第二,山溝治理工程。通過諸如溝頭防護工程、谷帷坊工程、攔沙壩工程、淤地壩及溝道防道防岸等工程先進行攔泥,基于爆發山洪時,能夠對洪峰流量進行合理的調整,同時還能夠促使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含量有效的減少,維持泄洪過程更具安全性保障的同時,將山洪對溝口沖積錐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的一系列工程的總稱。
4.2? 生物措施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應用,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同樣重要。針對一些較為特殊的地區下,生物措施能夠發揮出顯著的應用價值,在保護好水資源的同時,還能夠促使土壤得以有效的改良,不斷提高地區土地的生產性能,進而為接下來造林還草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行業人士也稱此種形式為水土保持林草舉措。像山頂防護林、護坡薪炭林、坡面水土保持林等都是使用頻率最多的幾種。在應用山頂防護林措施時,可以在山頂部分進行防護林的建設,維持地區土壤肥力的同時,面對暴雨天氣下,也能夠保證土層不受到雨水的沖擊,以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抗沖刷的能力、涵養水樣并獲取木材;如果在地區比較緩的坡面上進行防護林的建設,那么能夠避免緩坡面嚴重侵蝕問題的出現。在陡坡部分下進行防護林的建設,同樣也能夠極大的減少該部分土體的沖刷。最后,溝頭防護林主要修建于溝頭,出于防止水蝕和重力侵蝕的目的。
4.3? 農業技術措施
在應用農業技術開展水土保持工作過程中,主要就是希望能夠促使地面的糙率實現有效的提高,針對坡面微小地形部分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持續提升地區植物覆蓋面積的同時,保證土壤結構達到良好的性能標準,最終實現高質量的水土保持效果。通常情況下,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的進行,相關部門為了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往往結合生物以及工程措施進行融合應用,面對完善的水土保持機制下,更能夠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5? 結論
簡而言之,通過實際調查發現,不同地區出現的水土流失現象,表現出了較強的差異性,尤其是水土流失的治理作為一項長時間的工作,我國相關學者就應該繼續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視,深入分析水土保持與水資源以及水環境的影響,通過合理的措施,確保地區水環境質量實現有效的提高的同時,更好的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利平,夏軍,胡志芳.中國水資源狀況與水資源安全問題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9(2).
[2] 李如忠,金菊良,洪天求.基于風險因素的區域水安全評價模糊模型研究[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
[3] 阮伏水.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生態建設體系的構建和實踐——以莆田東圳水庫為例[A].福建省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水利分會論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