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 楊振楠 曹海君 張夢杰



[摘要]:目的]調查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現狀及培訓意愿。方法]通過方便取樣的方法,選取全國10個省份的183名急診科護士進行調查。采用2019年由我國學者童鶯歌等進行漢化及修訂的最新版本《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調查問卷》(2014版)及自行設計的培訓意愿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各條目的正確率在3.8%~100%,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是科室疾病聯絡員、接受過疼痛培訓與總分相關(P<0.05)。有48.6%的急診科護士認為現有知識不能滿足臨床需求,76%護士未參加過疼痛知識培訓,72.7%的護士有參加疼痛培訓的意愿。[結論]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處于較低水平,有較強的培訓意愿,應采取合理的方式有針對性的對急診科護士進行疼痛管理相關培訓。
[關鍵詞]急診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培訓意愿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222-04
急診科病人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大部分患者承受著較高程度的疼痛。由于急診工作環境復雜、壓力大、節奏快,醫護人員常因疾病的診療護理而忽略對患者的疼痛管理。護士作為患者治療護理的一線人員,是疼痛管理的主力軍,其疼痛管理的知識與態度直接影響患者疼痛管理的結局。研究表明,護士疼痛護理的實踐存在不足,知識與態度是實踐的障礙因素,通過培訓可以提升疼痛管理質量。目前,少有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與培訓意愿的多中心調查。本研究通過調查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現狀及護士的培訓意愿,以期為針對急診科護士開展疼痛管理相關培訓提供依據和方向。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選取全國10個省市183名急診科護士進行調查。納人標準:①已取得中國護士執業資格證且從事急診科護理工作的護士;②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在急診科進修、規培的護士。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研究對象所在醫院的級別、年齡、性別、學歷、工作年限、職務、職稱等。②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調查:采用《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調查問卷(knowledgeandatitudessurveyregardingpain,KASRP)》,該問卷于1987年由Ferrell等人基于美國疼痛學會(AmericanPainSociety,APS)、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及美國衛生保健政策研究機構(AgencyforHealthCarePolicyandResearch,AHCPR)所制定的疼痛處理標準形成,最新版本為2014版,2019年由我國學者童鶯歌等進行漢化及修訂。問卷包括判斷題(1~22題)單選題(23~37題)和案例分析題(38~39題,每題有2小題)。以正確率>80%為合格,問卷總的Cronbacha系數為0.717,重測信度為0.765;14個因子累積貢獻率為67.815%。該版未在國內應用③培訓意愿調查表:基于文獻回顧,由研究者自行設計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培訓意愿調查表,共9個條目。
1.2.2資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通過問卷星以電子問卷形式進行數據收集。
1.2.3統計分析方法。采用SPSS24.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若符合正態分布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若不符合正態分布則用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數表示。計數資料用頻數、百分比表示,用單因素的方差分析進行比較。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研究共收回問卷183份,問卷有效率為
100%。183例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30.50+6.076)歲,平均工作年限為(2.94±1.173)年,其他一般資料見表1。
2.2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的知識與態度現狀在本研究中,各條目的正確率在3.8%~100%,其中答題正確率最低的10個條目見表2。經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是科室疼痛聯絡員以及接受過疼痛管理相關培訓與總分相關(P<0.05)見表3。
2.3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培訓意愿本研究對患者參加疼痛管理培訓意愿進行調查,包括培訓內容、形式、方式、時長、培訓者等,具體結果見表4。
3.討論
3.1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有待提升本研究應用KASRP對急診科護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各條目的正確率在3.8%~100%之間,有10個條目的正確率在25%以下,相比于正確率>80%為合格的標準,當前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的知識、態度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說明護士對疼痛管理的知識、態度有待提升。在陳婷等的研究中,應用KASRP(2008版)對骨科護士進行調查,最低正確率低于3%,有32.5%的調查項目正確率低于30%,與本研究結果相近。護士的知識、態度影響疼痛管理的實踐,較低水平的知識與態度會影響疼痛管理的效果。當然,本研究中較低的正確率也可能與問卷的內容有關,2014版KASRP更注重等效鎮痛的理念及阿片類藥物的用藥安全,而這些內容在國內更傾向于醫生的管理,護士涉及內容不多,因此可能會導致知識、態度處于較低的水平。
3.2影響疼痛管理知識、態度的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作為科室疼痛管理聯絡員、接受過疼痛管理培訓會影響急診科護士的疼痛管理知識水平。職稱、職務、工作年限、學歷均未影響護士的知識、態度,這一結果與既往研究一致。疼痛管理知識、態度未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學歷的增高而增加,說明當前學校的教育和臨床工作未能使護士獲取更多的疼痛管理知識,未來需要更加關注對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的繼續教育。疼痛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與反應,需要護士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進行全面評估,給予正確處理。護士的知識、態度會影響疼痛的觀察與判斷,進而影響疼痛的治療。因此,對急診科護士進行疼痛管理相關培訓至關重要。
3.3急診科護士有較強的培訓意愿疼痛管理培訓有助于護士掌握疼痛管理領域的知識、技能,應用專科知識改善患者結局。本研究顯示,有48.6%的急診科護士認為現有知識不能滿足臨床需求,76%護士未參加過疼痛管理相關培訓,72.7%的護士有參加相關培訓的意愿。這一結果呈現了急診科護士的學習需求,對急診科護士進行疼痛管理相關培訓十分必要。培訓內容與方式的調查顯示:疼痛健康教育、鎮痛方法、疼痛評估這三方面的需求最多;最受歡迎的三種培訓方式為課堂授課、經驗交流、短期培訓班;最希望的三種授課方式為多媒體、開放式培訓、討論式;培訓時間以半天、1~3天接受度最高;最希望的培訓者為臨床醫生、高年資護士。通過疼痛管理培訓,提高急診護理人員疼痛知識水平、改善對疼痛管理的認知、有效提升疼痛護理質量,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急診護理人員的工作信心。本研究結果為今后對急診科護士開展疼痛管理培訓提供方向。
急診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態度處于較低水平,是科室疼痛管理聯絡員、接受過疼痛管理培訓對疼痛管理知識、態度有顯著影響。急診科護士有著較強的疼痛管理培訓意愿,今后應結合急診科護士的培訓意愿,有針對性地進行疼痛管理相關培訓,從而提高疼痛管理質量,優化患者感受,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李華艷,楊繼鵬,周穎.急診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8,33(5):107-110.
[2]《疼痛管理知識和態度的調查》2014版問卷的漢化與信效度測試[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8):616-621.
[3]陳婷,方為民.骨科醫護人員疼痛管理認知的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9,15:59-61.
[4]王英杰,孫靜,李菀,等.113名兒科護士的患兒疼痛管理認知現狀口].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67-169.
[5]李瑞,劉玉平,王晶,等.疼痛管理培訓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02):67-71.
[6]徐任菊,史婷奇,王婷婷,等.培訓者培訓模式在醫院疼痛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8(4):307-310,313.
作者簡介:洪偉,1983.03,女,北京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重癥患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