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終其一生,蒙克都激情的描繪女人。深受遺傳疾病折磨的家族女成員是他描繪的對象,畫中透出她對姐姐和母親的悲哀、痛苦和憐憫?!恫『ⅰ房匆槐榫蜕钌罾佑≡谌藗冃闹?。《吻》這一系列情愛的主題,時而溫柔時而痛苦,甜蜜或者煎熬。糾纏著他與不同女人錯綜復雜的關系。創作時他更像一位既害羞又渴望愛情,又怕自己受到傷害的一位男孩,在他的愛情中也是亦幻亦真,他的畫面給我們帶入了他崇高且病態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蒙克;愛情;情感;女性
一、蒙克作品《吻》的創作背景
蒙克的一生坎坷,充滿了孤獨和不幸,母親在他5歲時就因肺結核離世,姐姐也相繼離世,青年時父親飽受精神病的折磨。蒙克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自打我出生之后,且自從我了解這一概念以來,生命焦慮(生命苦惱)就像頑疾一樣一直在我身體內沖撞咆哮,它是從我父輩身上雙重的遺傳。它就像對我布下的一道符咒,整日如影隨形,驅之不去?!庇H人相繼離世的影響,蒙克變得憂郁而絕望,使蒙克創作出的作品畫面中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鮮明的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在蒙克26歲時,他失去了父親,他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失去妻子后不斷向子女們灌輸對地獄的恐懼,畏懼死亡的觀念。導致死亡的恐懼及對宗教的迷信深深烙印在蒙克心中,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帶有許多宗教“符號”并運用大面積的黑色表達畫面悲涼憂郁的氛圍。失去父親的蒙克,在創作中表達的情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他的作品進入了一個對藝術家來說最具創造性的時期。1892年至1898年蒙克的作品開始新方向,他致力于描繪生命中的情感力量,繪畫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主觀情感,愛、痛苦、欲望、死亡等都是他描繪的對象,形成鮮明的繪畫藝術風格[1]。如《吶喊》《吻》《生命之舞》《青春期》等一些代表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
因為母親和姐姐的早逝使蒙克一生都被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生命中的情感尋求一個發泄的出口,不幸地是,他還不停地遭遇愛情的傷害。至使女性成為他思索不透的主題,冷酷,嫉妒,毒辣這些都是蒙克筆下異于常人的女性代名詞。蒙克于1894年創作的《青春期》又名《夜》是正值青年的蒙克23歲時所創作的表現主義杰作,畫中描繪了少女因“第一次生理期”突至而表現出驚恐,緊張不安的情緒。畫中少女用雙手緊護雙腿,擁擠在一起努力想保護自己的秘密,迷茫的注視前方,后面巨大的黑影仿佛要籠罩著無力的少女。蒼白的少女與潔白的床單形成“十”字架式構圖,使整幅畫的氛圍非常沉重。這幅《青春期》是蒙克繪畫中對于性覺醒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像是蒙克內心的縮影,暗示蒙克對性的渴望同時懼怕的心理。他1895年創作的作品《灰燼》在大幅黑暗的背景下,一個穿著蒼白開襟衣服的女人,瞪大雙眼,亂糟糟的頭發,略顯無辜的舉起雙手,左下角坐著一個男人背對著女人,孤獨沮喪的抱著頭,“我覺得我們的愛情就像一堆灰燼一樣躺在地上”這幅畫是蒙克表現男女關系這個主題中最直接并且悲觀的一幅。它描繪了男人作為弱者和失敗者的一方,而女人表現出在這段關系中取得勝利的姿態。這與蒙克的戀愛經歷有關,他在19歲時戀上一位已婚女子,結局可想而知,失敗的初戀致使他對女性和愛情都產生了畏懼。1897年蒙克與圖拉·拉爾森相戀,這是他喜歡上的第二個女人,同年他創作了作品《吻》。
二、畫面中的構圖色彩分析
接吻這個主題作為蒙克所描繪的眾多情感中作為突出愛情的重要一部分,它包括吸引異性,求愛,熱戀,到最后對女性表現出失望的情緒。1896年蒙克創作出第一幅木板油畫《吻》38.5*31厘米,1897年創作同名布面油畫,測量81*99厘米(32英寸x39英寸)。蒙克早期就在木刻和繪畫中嘗試了接吻的主題,在這個主題的眾多畫面中,房間內外的對比強烈,一對男女緊抱擁吻,仿佛合并了身體用同一張臉,房間內陰暗的光線和外面的鮮亮形成對比。
《吻》采用了蒙克慣用的繪畫風格,黑色的主基調,乍一看黑乎乎的一團,畫面中大部分運用凝重的色彩,人物局于畫面的中心位置并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空間,人物后面的窗戶上掛著淺藍色窗簾被風吹起,窗戶外色彩明亮給人一種輕松活力感覺。人物則用抽象的形象表達一對愛人在窗前相擁而吻,他們的臉融在一起,似乎團結的不可分離。藝術史學家萊因霍爾德海勒發現將這兩個人物分開是“幾乎不可能的”,特別是根本無法將他們面孔融在一起的地方分離開。他認為團結是畫面中這對愛人的代名詞,但同時象征著一種威脅性的"失去個性,失去自己的存在和身份”預示著死亡。
畫面的整體色調是冷色調,畫面中占據大量的黑色,藍色,紫色。室內大量黑色的使用,使畫面陷入一種壓抑,悲傷,無法自拔的氛圍,蒙克筆下的色彩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媒介,黑色象征壓抑,悲傷,恐懼。紅色代表血腥、成熟、和強烈的欲望。藍色給人孤獨、廣闊、陰郁的情感。顏色的本身是客觀的,不具有任何感情色彩,由于觀者自身的不同經歷,情感和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從而賦予顏色不同的溫度,如我們看到紅色就想到火,看到藍色就想到冰塊,給予觀者不同的體會。蒙克的表現主義繪畫作品習慣運用大量凝重的夸張的主觀色彩和線條,與他黑暗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在作品《吻》中同樣運用大面積的黑色突顯出莊嚴的畫面氛圍,將在痛苦、不安,嫉妒的戀愛中尋求渴望和喜悅的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透露出蒙克在這段戀愛中既渴望美好同時又充滿不安和恐懼的矛盾心理。
三、作品中的情感表達
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自我情感的表達,通常畫家通過景、物、人物的表情用來表現情緒。蒙克區別于與同時期其他表現主義畫家的鮮明特點就是用怪異的顏色,扭曲的線條,夸張的人物動態卻讓人有極強的共情能力,讓人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真實情緒的表現,感受到強烈的震撼。我們在蒙克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人們瞬時情緒的展現,蒙克畫面中描繪的是透過表象看到事物內部的深刻解讀,用他標準的發泄式筆觸,艷麗的顏色卻給人一種緊張,壓抑,恐懼的情緒,給人一種直擊內心的刺激感。
由于《吻》中房間的環境和蒙克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作品《圣云之夜》的相似性,藝術評論家烏爾里奇·比肖夫認為這幅畫具有自傳元素?!段恰窂淖髌仿撓档綄嶋H中蒙克和圖拉的戀情中,體現出他和圖拉如膠似漆的濃烈深情,展現了人性深處原始的愛欲,這是正處在甜蜜熱戀中的蒙克自己的繪畫寫照。愛情和欲望在這里猛烈碰撞。揭露了人性中最深沉隱秘的需求和原始的野性。同時也不難看出他對圖拉的感情充滿渴望的同時又倍感壓迫讓蒙克感到無法呼吸。這和圖拉的壓迫式戀愛有關,極強的控制欲,逼迫蒙克與她結婚,給蒙克帶來緊張,壓迫的情緒。在蒙克的筆記中,他談及了這件事:“還在小的時候,我就憎恨結婚,我的多病而又神經質的家,使我感到自己沒有享受婚姻的權利?!泵煽讼胍Y束戀情卻處于無盡的爭吵之中,圖拉甚至開槍打傷了蒙克,導致蒙克失去了一根手指,導致蒙克迫切的想要逃離這段戀情。可以說《吻》是一幅處在蒙克對女性創作情感轉折點時的作品,蒙克關于女性的創作除了《吻》似乎不再有什么甜蜜之作。之后他開始以分手為題創作了許多體現男女在戀愛關系中復雜的情感,而在他的畫作中男性總是處于被傷害的一方。
另一幅能體現蒙克對女性情感的心理態度的畫是《馬拉之死》被愛情傷害之后蒙克被一種悲劇性愛情陰謀的記憶所折磨。這幅畫的創作源于1902的左輪手槍事件,蒙克稱畫中的女主人為“謀殺者”,雖然這幅畫蒙克請了模特兒,但是畫中女主人的原型仍是圖拉×拉爾森的形象。這幅畫中女人赤裸身體站在死去全身赤裸男人的床邊,面無表情,雙手自然下垂,女人的身后有一團巨大的用凌亂曲線勾出的黑影,仿佛要吞噬掉畫面中的人物被死神包圍著。這些凌亂線條使畫面更加陰森恐怖表現出蒙克在感情中無力掙扎而呆滯的感情,也表現出蒙克被圖拉無止境的索取,無休止的欲望吞噬滿是絕望之感。蒙克的畫給人展示出一種無盡的消極或思念、愛與恨得交織。《心聲》、《吻》、《吸血鬼》、《妒忌》顯示出蒙克的從青春期到成熟時對愛情態度的轉變,從期待到充滿痛苦的情緒中。為愛情付出了之后的茫然苦悶,無不呈現在蒙克的作品之中。
對蒙克而言,他試圖逃離不屬于自己的外部世界和人群,像是無止境的循環。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用繪畫表達情感,他在私人筆記中這樣寫到[4]:
我的藝術必須被當成與我沉重的遺傳背景相悖的東西來看——
我從母親那兒遺傳了肺結核,從父親那兒遺傳了精神病,我的藝術是一種自我坦白或表露。
通過它我試圖證明整個世界與我自己是基于一個關鍵詞——
ego(自我),一種自我主義。
然而與此同時,我也一向認為,我的藝術可能有助于別人理解對心智健全的求索。
蒙克曾經說過:“我要描寫的是那種觸動我心靈眼睛的線條和色彩。我不是畫我所見到的東西,而是畫我所經歷的東西?!?蒙克把生命中的女性一一展現在畫中,女人對于蒙克來說是一種既擁有致命誘惑又讓他無法呼吸無法抗拒因素,而他對于女性的獨特理解是對于人們來說能夠震撼人心的地方。而繪畫作品中的情感往往是藝術創作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情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情感的積累爆發創作的動力,也是推進思想展開創作推進器。蒙克的畫面向觀眾傳達出強烈的悲觀主義情感,與他不幸的童年和人生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這種情感創傷奠定了他作品中的情感基調,通過反差極大的色彩顏色間強烈的對比表達出真實情感,通過色彩表現內心的孤獨,絕望,不再單單的對原有繪畫對象的照抄,主觀的表達抽象化的精神世界。
終其一生,蒙克都激情的描繪女人。深受遺傳疾病折磨的家族女成員是他描繪的對象,畫中透出她對姐姐和母親的悲哀、痛苦和憐憫。《病孩》看一遍就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吻》這一系列情愛的主題,時而溫柔時而痛苦,甜蜜或者煎熬。糾纏著他與不同女人錯綜復雜的關系。創作時他更像一位既害羞又渴望愛情,又怕自己受到傷害的一位男孩,在他的愛情中也是亦幻亦真,他的畫面給我們帶入了他崇高且病態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 徐影.論蒙克繪畫作品中的情感表達.美術教育研究[J].2018:21-23
[2]? 蒙克作品《生命之舞》探析[J].吳中,師潤鵬.2019:01-66
[3]? 吳中.蒙克的“黑色”隱秘.美與時代(下)[J].2019:73-74
[4]? 蒙克.蒙克私人筆記[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6.
作者簡介:李靜怡(1997.2-25),女,漢族,河南洛陽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專業:美術學,研究方向:油畫。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