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幸到非洲的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旅游,可千萬別漏掉那著名的芝密達哈蘭德植物園,到那里不僅好客的盧旺達人歡迎你,就連植物園里的樹木也會對你笑聲相迎。園內有一種會發笑的樹。它是一種小喬木,高約七八米,樹干深褐色,葉子呈橢圓形。每根丫杈間,都長有個像小鈴鐺般的皮果,里面是個空腔,生有許多小滾珠似的皮蕊,能自由滾動;皮果的外殼,長滿斑斑點點的小孔。風吹枝動,那些皮果會隨風飄搖,皮蕊在空腔內滾動,不斷撞擊既薄又脆的外殼,于是發出“哈、哈…”的聲音,與人的笑聲相似,所以當地人把它稱作“笑樹”。
在巴西生長著一種名叫“莫爾納爾蒂”的灌木。這種灌木在白天里會不停地發岀一種委婉動聽的樂曲聲;到了晚上,它又會連續不斷地發出一種哀怨低沉的啜泣聲;等到天亮時,它又發出悅耳動聽的樂曲聲。一些植物學家研究后,認為這種灌木能白天“笑”晚上“哭”發出不同的聲響,與陽光的照射有密切地聯系。
俄羅斯南部生長著一種奇怪的眼睛樹,它的外表看上去與其他樹木沒有什么兩樣,但是當你把樹皮剝掉后,奇跡就發生了。剝皮后的樹干上立即顯露出一只只大“眼睛”,在這些奇妙的“眼”里還流著悲傷的“淚水”。這些“淚水”,使人不忍再繼續剝它的皮。這些眼睛其實不過是些疤痕,只不過與其它樹的疤痕不同,兩側各伸出一個角,很像人的眼睛。流出的“眼淚”帶有粘性,是一種天然膠粘劑,能作為膠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