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治,張強,楊钘超,楊雅超,呂川,周煥軍
(新昌縣長城空調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500)
蒸發器是制冷四大件中重要的組件,低溫的冷凝液體通過蒸發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氣化吸熱,達到制冷的效果。當前,制冷行業均采用白銅蒸發管,但是,考慮到重金屬離子銅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國際上,對于與人的飲食密切相關的蒸發器,不少企業開始研究采用不銹鋼代替銅合金。光亮熱處理工藝對不銹鋼蒸發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
304不銹鋼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奧氏體不銹鋼,因其具有良好的塑性(伸長率≥40%),很適合進行沖壓、彎曲等加工方式。而蒸發器是一種管狀、多處彎曲特征的產品,見圖1,對材料的成型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用304不銹鋼作為蒸發器的替代材料。本實驗采用食品級0.5mm壁厚的304不銹鋼作為蒸發器加工用材料。

圖1 蒸發器產品實物
一般不銹鋼做光亮熱處理,采用真空熱處理或還原保護氣氛熱處理,考慮到批量生產的應用,本實驗所采用的設備為一小型網帶加熱爐。爐子的保護氣氛由氨氣分解的氮氣和氫氣組成,比例可進行人為控制。其中,氫氣是爐子生產的還原氣氛,用以與爐內的氧結合;氮氣作為網帶路的吹掃氣體,在點爐、停爐或是突發事故時,吹掃爐內的空氣或氫氣,在正常生產時,氮氣對網帶路的進出口進行吹掃密封。
冷室采用冷卻水套冷卻馬弗罐,并利用氮氣和氫氣混合氣強迫冷卻,保證不銹鋼熱處理后的冷卻速度。
304不銹鋼的光亮熱處理涉及固溶處理和光亮處理兩部分。
(1)固溶處理工藝研究。為了研究固溶處理工藝對不銹鋼冷凝管組織的影響,選擇了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兩個因素,工藝曲線及工藝參數如圖2,表1所示,其中加熱時間依靠調整網帶速度控制,加熱結束后,以55℃/s左右的冷卻速度急速將冷凝管冷卻至350℃以下。

圖2 固溶熱處理工藝曲線圖

表1 固溶熱處理工藝參數
(2)光亮工藝研究。為了研究光亮工藝中保護氣氛對不銹鋼冷凝管表面的影響,選擇了氫氣流量因素對不銹鋼冷凝管表面光亮的影響。氫氣流量按表2控制,為保證壓力不變,對混合氣體的比例進行控制。

表2 氫氣流量工藝參數
冷凝器固溶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工件在成型過程中的應力,并消除冷加工、焊接等帶來的碳偏析的影響。這就要求加熱過程中,不銹鋼全部轉變成奧氏體,并經過快速冷卻,獲得單相的奧氏體組織,避免在晶界析出Cr23C6為主的碳化物,引起材料敏化,降低工件的耐腐蝕性。
2.1.1 加熱溫度
1000℃的加熱溫度下,組織為奧氏體、少量鐵素體以及少量碳化物,由于固溶溫度較低,碳化物沒有全部溶解,固溶并不充分。加熱溫度為1020℃時,依然有少量的鐵素體和碳化物沒有溶解為奧氏體,但是,明顯可見具有多邊形形貌的晶界,這是由于加熱過程中再結晶生成奧氏體的緣故。加熱溫度為1040℃時,碳化物已全部溶解,能明顯發現晶粒與晶界線,且奧氏體組織均勻整齊,但依然有少量的鐵素體組織。加熱溫度為1060℃時,金相組織較1040℃加熱溫度更加均勻,晶界線更加明顯,只有微量的片狀鐵素體組織。加熱溫度為1080℃和1100℃時,組織的均勻性進一步提高,但是,晶粒較加熱溫度1060℃明顯粗化,且在1100℃時,有少量的鐵素體和碳化物。
2.1.2 加熱時間
加熱時間為3min時,能分辨出晶界線,組織未溶解為單相,有鐵素體和少量碳化物。加熱時間為6.5min時,晶界線更加明顯,只有微量的片狀鐵素體組織。但是,當加熱時間為10min時,鐵素體和碳化物又開始增多。
綜上,工件經過1060℃的加熱溫度和6.5min的加熱時間處理后,鐵素體與碳化物幾乎全部溶解到奧氏體中,與其他加熱溫度相比,具有更理想的晶粒尺寸,且組織一致性較好。
氫氣的壓力保持0.2MPa不變,通入的流量分別為3 m3/h、4.5 m3/h、6 m3/h時,其表面如圖3。

圖3 不同氫氣流量下304不銹鋼的表面情況
在氫氣的流量分別為3.0m3/h時,不銹鋼表面呈墨綠色,說明不銹鋼表面已經被氧化。在氫氣的流量增加到4.5m3/h時,不銹鋼表面光亮,沒有被氧化,說明此時爐內氧已被氫氣充分還原。在氫氣的流量增加到5.0m3/h時,不銹鋼表面也是呈現光亮。綜上,在壓力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氫氣的流量增加到4.5m3/h時,不銹鋼表面光亮,考慮到經濟因素,氫氣流量控制在4.5~5.0m3/h較為合理。
2.3.1 加熱溫度
鉻的碳化物的分解固溶,與加熱溫度有相當重要的關系,在1000~1080℃范圍內,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碳化物從部分固溶到基本全部固溶。但是,在1060~1100℃時,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奧氏體晶粒開始粗化,且又發現了少量的碳化物。眾所周知,加熱溫度的升高,可以提高碳在奧氏體中的固溶度,有資料顯示,304不銹鋼在600℃時,碳的固溶度為0.02%,1000℃時為0.18%,1200℃時為0.34%,但是為什么在1100℃時,金相顯示又有碳化物出現呢?筆者認為,在奧氏體晶粒粗大時,晶界的表明積會減少,因而在晶界上,碳化物的析出密度就會增高,相比1060℃時,碳化物析出的時間要更短、更早。
2.3.2 加熱時間
雖然在1000℃以上時,碳的固溶度達到0.18%,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保證碳全部溶解。當然,隨著時間的增加,奧氏體也會出現粗化現象,所以在1060℃×10min工藝情況下,顯微組織也發現了析出的碳化物。
2.3.3 保護性氣氛
氫氣作為保護氣氛,可以保護不銹鋼冷凝器避免氧化、脫碳,且氫氣是一種還原性氣氛,能把冷凝器表面的氧化膜還原,從而使冷凝器表面更加光亮。氫氣的通入量,將直接影響爐內的氣氛,若爐內未充滿氫氣,則冷凝器表面在高溫下極易氧化,呈現綠色。
(1)304不銹鋼冷凝器最佳熱處理工藝參數為:加熱溫度1060±10℃;加熱時間6.5min;網帶速度為180mm/min;
(2)304奧氏體不銹鋼應避免長時間或1080℃以上加熱,防止出現碳化物析出;
(3)氫氣流量在4.5~5.0m3/h范圍內、壓力為0.2MPa時,不銹鋼冷凝器表面無氧化,表面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