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楊鑫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中的各行各業逐漸走上數字智能化的道路,醫院迎來了設備數字化升級改造。面對醫院醫療設施不能滿足就醫的需求,深圳市杉巖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出了一套杉巖數據PACS影像存儲解決方案。
PACS即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其主要任務是把日常產生的各種醫學影像(包括核磁、CT、超聲、X光機、紅外儀、顯微儀等設備產生的圖像)通過不同接口以數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來,當需要的時候在一定的授權下能夠快速調出使用,或再同時增加一些輔助診斷管理功能。
深圳市杉巖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陳堅,2000年從湖南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聘任為主任工程師,專門負責網絡平臺的研發與預研。經過多年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2014年,陳堅創業成立了深圳市杉巖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巖數據”),這是一家企業級軟件定義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經過6年的努力,目前杉巖數據已成長為國內軟件定義存儲領域的知名廠商。
在今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的時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規定將CT影像結果作為臨床病例的診斷標準。一時間,影像數據的存儲數量明顯增加,尤其肺部影像數據存儲數量迅速增多,每位患者拍一次CT影像產生的數據量達到幾百兆,并且各種檢查數據都需要長期存儲。由此計算,一家大型三級醫院每年的PACS影像數據可達到PB級。數據的PB級別,相當于2的50次方個字節,因此PB級別存儲空間成為醫院擴容存儲設備迫在眉睫的問題。傳統的PACS存儲系統已無法滿足醫療需求,因此杉巖數據PACS影像存儲解決方案的研發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杉巖數據PACS影像存儲解決方案擁有領先的構架,配備智能混合云存儲,還可以進行影像智能標簽檢索,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它采用去中心、全分布式架構,存儲容量和性能隨云存儲集群規模線性增長,可以滿足醫院每年上億影像文件增長趨勢下的穩定運行要求,讓數據存儲管理“無負擔”。
其智能混合云存儲,可以支撐“百億級”數據存儲。數據存儲可支持醫院院內會診、醫學研究、人工智能分析等多業務、多場景,以及跨網共享的訪問需求;基于多層次、多粒度、多業務數據的可信授權和控制共享訪問,可實現醫療資源數據共享;通過建設存儲資源池,可實現分級診療,是一套面向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在線、近線和離線的分級存儲解決方案,它不僅滿足了醫療行業法規遵從性要求,還在一定程度上整體降低了TCO設備維護成本。
通過進行影像智能標簽檢索,可以使醫生診療業務“更便捷”。基于DICOM國際標準,影像智能標簽檢索會自動解析并存儲影像中的病人信息,打破了以往的數據孤島,為醫院專家會診、病例研究、人工智能等業務創新提供了影像數據檢索和調閱支持。
PACS影像存儲解決方案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讓數據存儲“無死角”。在上述方案的創新基礎上,杉巖數據通過研發的熱溫冷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對數據進行分級存儲。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將1年期限的數據轉移到更低成本的硬件上,將長達2年以上期限的數據歸檔到藍光存儲器件上永久保存。
“杉巖數據幫助我們將分散在各科室的影像文件放在MOS平臺統一存儲與管理,便于數據共享與運維監控。這樣不僅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診治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就診體驗,加速了醫院的智慧醫療建設。”在應用杉巖數據幫助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打造綜合PACS影像系統后,該院信息科主任盧紅表示。
在醫療行業,杉巖數據始終致力于發揮自身在數據存儲、數據管理、人工智能與云服務領域的技術積淀,為用戶構建高可靠、高性能、容易用、好維護的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推動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該方案至今已經獲得了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內江市第六人民醫院、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廣東省惠陽三和醫院等多家醫院用戶的認可,杉巖數據實現了更加高效、便捷地為醫患人群服務。
目前,杉巖數據業務已經涵蓋云數據中心、云服務大數據、科技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企業等產業群組,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大數據存儲產品和服務。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杉巖數據既要遠看社會發展的前景、人民的需要,又要穩步向前,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陳堅對于杉巖數據的未來充滿信心,并表示將會繼續研發新產品,不斷迭代更新,保持行業領先性,為迎接未來挑戰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