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寧夏考察時,深入農村、社區、扶貧車間等進行調研,對民族地區發展和脫貧攻堅等工作作出新部署。
2020年是我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也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部署下,互聯網醫療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對食物的先進檢測手段讓百姓吃得更安心、大氣污染治理讓我們擁有藍天的日子更多……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總書記再次宣示了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共同邁進全面小康的堅定決心,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金融行業是脫貧攻堅戰中的一支生力軍、主力軍,金融部門提供的資金支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金融扶貧政策,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銀保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知,進一步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有關政策,包括擴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對象、延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等。
扶貧小額信貸是銀保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于2014年聯合推出的精準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信貸產品。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4443.5億元,累計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067.81萬戶次。
《關于進一步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脫貧攻堅期內(2020年12月31日前)簽訂的扶貧小額信貸合同(含續貸、展期合同),在合同期限內各項政策保持不變。
通知表示,要進一步擴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對象,將返貧監測對象中具備產業發展條件和有勞動能力的邊緣人口納入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范圍。進一步延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對到期日在2020年1月1日后(含續貸、展期)、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在延長還款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基礎上,將還款期限進一步延長至2021年3月底。
通知要求,進一步滿足扶貧小額信貸需求,堅持以鄉鎮為單位不斷完善扶貧小額信貸主責任銀行機制,實行名單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要應貸盡貸。同時進一步做好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控工作,堅持扶貧小額信貸戶借、戶用、戶還,加強扶貧小額信貸監測分析,持續完善風險補償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從柞水木耳到云州黃花,總書記對產業扶貧的重視一如既往。在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上,產業扶貧是主旋律,是主攻方向,也是完成扶貧脫貧的最主要抓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深入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發展貧困戶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產業。
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表示,產業扶貧十分重要,但發展產業并不容易,對產業選擇、人員技能、資金規模、技術服務、產品品牌等都有很多要求,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脫貧攻堅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貧困地區要根據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產業、找市場、打品牌。找準了產業方向,選準了具體項目,再加上國家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相關單位的幫扶,才能實現產業發展。比如河南省蘭考縣,引進了一批適合在當地發展的企業,有的還是上市公司。產業發展起來了,不僅實現了3年7萬多人脫貧,而且GDP增速在省內排名也躍升了。再比如新疆的南疆地區,特別是喀什、和田,在2016年前是沒有現代工業的,老百姓收入很低。脫貧攻堅以來,南疆建立了現代工業園區,引進了紡織、服裝、電子等產業項目,就業人員達到數十萬人,農民收入大幅提高。脫貧攻堅,為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現代產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各地還發展了電商扶貧。2014年,甘肅省隴南市率先開展電商扶貧試點,通過電商扶貧,2015年貧困戶戶均實現增收430元左右,之后每年都在增長,2019年實現增收800多元了。目前,電商扶貧在許多貧困地區都有了很大發展,對扶貧產品銷售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還實施了光伏扶貧項目,光伏發電本身會帶來收益,可以利用村級光伏項目收益,設置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特別是其中的弱勞動力去參與勞動,領取公益性崗位工資補助。這些貧困人口每個月收入少則五六百元,多則千八百元。
“應該說,產業扶貧是市場力量和政策力量的結合,是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相互作用。貧困地區發展產業要遵循市場規律,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出臺扶持政策,給產業助力。貧困地區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打通了資源、資金、勞動力、市場銷售等聯系,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有了產業的支撐,與其他地區形成有機產業鏈條,對我國全局性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都具有正向價值。”劉永富表示。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上半年我國GDP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從上半年GDP走勢看,中國經濟已走出新冠疫情蔓延所造成的困境,基本回到正常狀態。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日前表示,從目前的梳理來看,經過努力,“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量化指標絕大部分都可以超額完成或者全面完成,GDP、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目前接近達到。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劉愛華介紹,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農民外出務工,包括農產品銷售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要按照既定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全面小康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全面進步,哪一方面都不能落下。
時間猶如催征鼓,補短板工作必須分秒必爭。要跑好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我們的國家還有很多“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樣的“勵志故事”,透過記者的筆尖讓我們了解它們。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