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李 濤
(河南省鹿邑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河南 周口 477200)
痙攣性偏癱是腦卒中常見后遺癥,表現為關節僵硬、 肢體疼痛、肌張力增高,甚至永久性關節攣縮[1]。腦卒中屬中醫“中風”范疇。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病機為筋脈失養,精氣虧虛。丹參注射液有養血活血、通脈化瘀功效,穴位注射可加強活血通絡功效[2]。本研究用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結合坐站平衡訓練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男23例,女23例;年齡63~81歲,平均(72.36±4.21)歲;病程20~48天,平均(35.65±5.96)天;左側偏癱22例,右側偏癱24例。研究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62~81歲,平均(71.68±4.58)歲;病程19~47天,平均(34.36±5.98)天;左側23例,右側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腦卒中診斷標準[3],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腦卒中診斷標準[4],經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及步態分析確診為痙攣性偏癱,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其他疾病所致痙攣性偏癱,心、肝、腎、內分泌、造血系統功能障礙。
兩組均給予控制血壓、血糖、抗血小板等常規治療。同時行坐站平衡訓練。①坐位訓練:采用端坐位,通過前后左右轉移重心控制軀干運動,并逐漸縮小基底支撐面,觀察軀干和頭部向正中線整體反應;②站位訓練:在平行杠內訓練骨盆前后傾雙膝控制及站位平衡反應;③坐-站訓練:患者于無扶手有靠背座椅上坐下,取股骨大轉子到膝關節長度為大腿長度,坐姿為1/2大腿長度坐于座椅上,根據膝關節距足面高度、訓練難度進行調節。初始踝背屈角度為15°,此時髖、膝肌群做工最少,最易站立;座椅高度增加,伸膝力矩減小,站立難度增加,共4種訓練方案,膝關節屈曲105°、90°、75°、60°。
研究組加用丹參注射液(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1020796),取手三陽經的曲池、天宗、肩井、肩貞、肩髃、阿是穴,常規消毒,穴位注射,每次3穴,每穴0.5~1mL,日1次,每周5次。
兩組均治療1個月。
中醫證候積分包括舌質紫暗、脈絡瘀血、感覺障礙、肢體麻木4個維度,每個維度輕、中、重度分別為1~3分,總分4~12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
上肢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測評法(FMA評分),總分0~100分,100分為無障礙,96~99分為輕度障礙,85~95分為中度障礙,50~84分為明顯障礙,小于50分為重度障礙。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評估,總分0~100分,100分為生活自理,61~99分為輕度障礙,41~60分為中度障礙,小于等于40分為重度障礙。
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運動肌群肌張力評定表(Ashworth評級)為0、Ⅰ、Ⅰ+、Ⅱ、Ⅲ、Ⅳ級,級別越高表示痙攣程度越嚴重。Ashworth評級降低大于2級為顯效,評級降低1~2級為有效,評級不變甚至上升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46 10.36±1.26 5.32±0.78 21.105 <0.001對照組 46 10.41±1.24 7.65±1.02 12.146 <0.001 t 0.192 12.307 P 0.848 <0.001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 (分,±s)
組別 例 FMA評分 Barthel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6 51.36±5.26 94.26±2.35 42.85±3.65 87.36±5.69對照組 46 52.39±5.48 82.65±4.36 43.16±4.21 79.65±4.98 t 0.920 15.900 0.377 6.916 P 0.360 <0.001 0.707 <0.001
中醫認為,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是精氣虧損、經絡氣血瘀阻所致,應以通絡活血化瘀為主要治則。肩井、肩貞、肩髃、曲池、天宗、阿是穴針刺,可益氣溫陽,通暢血氣。丹參注射液中丹參有效成分丹參酮是水溶性酚酸類及脂溶性二萜醌類化合物,能減輕過氧化反應和自由基損傷,抗血小板聚集,從而增加腦血流,改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腦神經元。
坐站平衡訓練通過練習坐位、站位及坐-站轉移,不斷變換身體重心位置及支撐面大小,練習動態平衡及肢體協調性,從而改善運動功能[5-6]。
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結合坐站平衡訓練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