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霞
(江蘇省第二中醫院ICU,江蘇 南京 210004)
中醫有藥物熱熨法治療寒性疼痛疾病的記載,如明代方賢著《奇效良方》記錄以蔥、鹽等加熱后熱熨臍間,治療三陰中寒、陰證傷寒、腹痛吐利等病。筆者師從劉順益主任醫師,臨床發現以電熨斗取代艾灸、TDP等治療疾病較好,介紹如下。
患者,男,50歲,于2019年9月就診。1周前因乘車時入睡,受車上空調吹襲出現肩背痛,伴轉側受限,疼痛部位畏風寒,無手麻頭暈,無肢體活動障礙,體檢右側頸肩背局部肌肉僵硬糾結,皮溫較余處為低,先予TDP照射及推拿后癥狀緩解不明顯,后予電熨斗溫度設定約60℃加壓來回熨燙約15min后,患處癥狀明顯緩解,1周后隨訪諸癥消失,隔日正常工作,未再發病。
患者,女,22歲,于2019年10月就診。月經來潮首日,穿著過少感寒,月經量少、色紫暗、少量血塊,嘔吐,肢冷。口唇色青紫,肢末溫低,下腹痛喜按,莫氏征陰性,麥氏點無壓痛、反跳痛。予針刺雙側三陰交、地機穴,及TDP照射下腹部后癥狀緩解不明顯,仍感下腹痛,肢冷,予電熨斗局部加壓熨燙下腹痛,溫度設定約60℃,治療15min后疼痛緩解,同時經血排出量增,肢冷嘔吐癥狀消失,隔日再次來治諸癥悉失,1周后隨訪未再發病。
患者,女,35歲,于2019年9月就診。3個月前因開長途車,腰痛難以直立,予針刺及拔罐、TDP治療后癥狀緩解,行腰椎CT檢查示腰4-5椎間盤突出。期間反復發作,腰痛綿綿,喜溫喜按,無放射痛,按前針刺方案治療1周后癥狀緩解不明顯,予電熨斗(溫度設定約60℃)加壓來回熨燙約15min后疼痛明顯緩解,連治3天后諸癥消失。
患者,女,40歲,于2019年10月就診。在肉聯廠冷庫工作,1年來右臂上舉困難,活動受限,局部冰冷,伴手麻,無頭暈,發病之初曾艾灸治療,癥狀稍有緩解,但不日又發,未堅持治療,近1周癥狀又發,艾灸不能緩解。癥見右上肢畏寒,觸之冰冷,活動受限,予電熨斗(溫度設定約60℃)加壓來回熨燙約15min后疼痛明顯緩解,配合被動牽拉右上肢,經治1周后肢體活動度較前增加約1/3,疼痛明顯緩解。
電熨斗治療可在短時間內將熱直接滲透到深層組織,擴張血管,緩解疼痛,是熱療結合按摩的方法,操作時除將熨斗定溫于60℃,另將棉布墊巾折疊2~3層平鋪于患處,應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