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彭力田,曾賽華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傷科,湖南 長沙 410005)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于膝關節局部炎癥或損傷、長期體力活動勞累而引起的慢性關節面軟骨組織退變所致[1]。主要表現為膝蓋紅腫酸痛、膝關節腫脹、彈響或有積液等,上下樓梯或坐立時有酸痛感[2-3]。如不及時治療,會出現關節畸形或膝關節游離體、膝關節滑膜炎、髕骨軟化、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4-5]。硫酸氨基葡萄糖作為軟骨保護劑,可促進軟骨合成,抑制關節軟骨的分解,同時還具有抗炎作用[6]。硫酸氨基葡萄糖中所含硫酸根是促進軟骨合成的關鍵物質之一[7]。本研究用丹紫康膝沖劑聯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32例,均為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就診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66例。對照組男37例,女29例;年齡45~65歲,平均(55.69±6.41)歲;病程2~6年,平均(4.51±0.68)年;病情分級為輕度25例,中度26例,重度15例。觀察組男36例,女30例;年齡46~68歲,平均(57.14±6.22)歲;病程3~7年,平均(5.27±0.85)年;病情分級為輕度23例,中度27例,重度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病情分級:輕度為夜間休息偶有疼痛、行走大于等于1km會出現疼痛,中度為夜間休息時有疼痛、行走小于1km會出現疼痛,重度為夜間休息疼痛明顯、行走疼痛便會加重。
診斷標準:①西醫符合《骨關節炎診治指南》[8]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相關診斷標準。膝關節疼痛、發僵,休息時癥狀加重,伸屈活動會有摩擦音,膝關節正、側位照片顯示呈唇樣骨質增生,軟骨下骨質致密,關節間隙變窄,可見關節內游離體。②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肝腎虧虛型風寒濕淤阻經絡。主癥為腰膝酸軟無力、隱隱作痛、遇勞加重,次證為舌質紅少苔、脈弦緊。
納入標準:2個月內未服用過相關治療藥物或接受過膝關節腔穿刺、注射等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痛風性、風濕類關節炎;②合并其他影響下肢活動疾病;③不屬于肝腎虧虛,風寒濕淤阻經絡者;④患有心血管或肝肺腎等疾病;⑤對所用藥物過敏;⑥代謝及免疫系統異常;⑦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⑧精神認知異常。
兩組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國藥準字H20041316,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粒,1日3次。
觀察組加用丹紫康膝沖劑(熟地、血竭、土鱉蟲、兒茶、骨碎補、紫河車、牛膝、丹參、獨活、制乳香、制沒藥、白術、茯苓),1日20g,分3次服用。
兩組均治療8周,治療后3~6個月間不定期隨訪。
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評估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內容包括支撐物、跛行、絞索、疼痛、運動困難、關節不穩、腫脹等多方面,評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恢復越好。采用視覺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膝關節疼痛情況,0分表示無疼痛,0~3分表示輕度疼痛、可接受,3~7分表示重度疼痛、需口服止痛藥緩解,8~10分表示無法忍受、須注射止痛藥才能緩解。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評估3~6個月日常生活活動情況(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分進食、修飾、洗澡、穿衣、用廁、控制大小便、行走、轉移、上下樓梯10個項目,將ADL功能分為良、中、差3個等級,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上為良,日常生活基本正常;40~60分為中,生活對別人稍有依賴,存在輕微功能障礙; 40分以下生活依賴性較強或完全依賴。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0]。顯效:膝關節疼痛、壓痛、晨僵、膝關節僵硬、膝關節屈伸不利等癥狀基本消失,癥狀積分減少大于70%。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癥狀積分減少30%~69%。無效:未達“有效”標準或病情加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4周后 治療8周后對照組 66 44.68±5.28 53.42±8.12 56.21±11.65 61.48±12.06觀察組 66 45.34±5.52 60.42±10.98 65.21±12.43 75.57±14.54 t 0.702 4.164 4.292 6.060 P 0.484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4周后 治療8周后對照組 66 5.34±1.22 4.42±0.98 3.21±0.43 2.39±0.56觀察組 66 5.68±1.78 3.22±0.60 1.81±0.65 0.64±0.43 t 1.280 8.484 14.594 20.136 P 0.203 0.000 0.000 0.000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比較。治療后3~6個月,觀察組ADL評分為(83.64±9.16)分,對照組ADL評分為(71.35±8.67)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916,P=0.00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范疇。多因肝腎虧虛、風寒濕邪入侵,血瘀氣滯、痰凝痹阻經絡。治當健脾補腎,活絡經脈,祛風除濕。
丹紫康膝沖劑中熟地黃滋陰補腎、填骨髓、通血脈、生精血、長肌肉、補五臟、內傷,血竭、土鱉蟲活血定痛、斂瘡生肌、化瘀止血、續筋接骨,兒茶止血生肌、活血止痛、收濕斂瘡,骨碎補活血、止血,牛膝逐瘀通經、強筋骨、引藥下行,紫河車補陰陽兩虛。丹參涼血消癰、活血祛瘀、清心除煩,獨活祛風除濕、痛痹止痛。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消腫生肌、止痛,白術益氣健脾、燥濕利水,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寧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健脾補腎、活絡經脈、祛風除濕之效。丹紫康膝沖劑聯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促進軟骨合成,抑制關節軟骨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