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樂
(河南省淅川縣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河南 淅川 474450)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炎性疾病,發病率約為10%~40%,若干預不當易誘發哮喘、繼發鼻竇炎,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本研究用香菊膠囊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AR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2例,均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AR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36例。參照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29~56歲,平均(42.48±6.51)歲;病程0.7~9.3年,平均(4.95±2.04)年;輕度17例,中重度19例。研究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28~57歲,平均(42.71±6.82)歲;病程0.6~9.5年,平均(5.11±2.12)年;輕度16例,中重度2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AR診斷標準[2]。經鼻激發試驗確診,可見清水樣涕、鼻癢、鼻塞、噴嚏等癥狀大于等于2項,每天癥狀累計時間大于等于1h,體征可見鼻腔水樣分泌物、鼻黏膜蒼白、水腫。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鼻鼽”診斷標準。主要癥狀為陣發性鼻癢,鼻涕清、稀、量多,鼻塞,連續噴嚏,伴有咽喉癢、眼癢、失嗅。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近期未服用激素、抗組胺藥物;③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對所用藥物禁忌;②肝腎功能障礙;③合并免疫性疾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認知功能異常,無法配合完成研究。
兩組均給予孟魯司特鈉(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72)10mg,口服,日1次。
研究組加用香菊膠囊(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91040)4粒,口服,日3次。
兩組均14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抽取空腹靜脈血5mL,離心提取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IgE、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步驟操作執行。
中醫證候評分:①鼻腔發癢:輕(1分)為偶有,中(2分)為蟻樣感、可忍受,重(3分)為蟻行感、難忍受。②噴嚏頻作(連續次數):輕(1分)為3~9次,中(2分)為10~14次,重(3分)為≥15次。③流涕清稀(楸鼻次數):輕(1分)為≤4次,中(2分)為5~9次,重(3分)為≥10次。
鼻部癥狀評分標準:3分為鼻部癥狀嚴重,難以忍受,影響日常生活;2分為鼻部癥狀明顯,可忍受,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1分為鼻部癥狀輕微,對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0分為未見鼻部癥狀,鼻組織功能正常。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以療效指數評估治療效果,療效指數=(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療效指數75%~10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療效指數30%~74%。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鼻腔發癢 噴嚏頻作 流涕清稀 總計研究組 36 0.95±0.31 0.84±0.33 0.76±0.27 2.55±0.67參照組 36 1.34±0.41 1.45±0.46 1.38±0.32 4.17±0.59 t 4.553 6.465 8.885 10.888 P<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IgE(IU/mL) IL-4(pg/mL)IL-8(pg/mL)治療前 研究組 36 1365.48±160.95 92.64±6.92 246.37±16.94參照組 36 1386.24±154.18 91.83±7.05 248.56±17.43 t 0.559 0.492 0.541 P 0.578 0.624 0.591治療后 研究組 36 1209.57±106.34*46.12±6.97*161.78±14.22*參照組 36 1312.69±132.47*57.35±5.94*192.34±13.96*t 3.642 7.358 9.202 P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鼻部癥狀評分及鼻腔分泌物EOS計數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鼻部癥狀評分及鼻腔分泌物EOS計數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鼻部癥狀評分及鼻腔分泌物EOS計數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鼻部癥狀評分(分) 鼻腔分泌物EOS計數(×103cell/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6 2.32±0.26 0.66±0.19* 64.58±12.64 23.41±6.49*參照組 36 2.30±0.28 1.28±0.21* 63.95±11.87 27.93±8.62*t 0.314 13.136 0.218 2.513 P 0.754 <0.001 0.828 0.014
AR是臨床常見耳鼻喉科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病機制復雜,與氣候、季節、環境、過敏原(如花粉、貓狗)等有關,發病率高。相關研究指出,IgE是AR變態反應主要介質,AR發生、進展后血清IgE會迅速升高[4]。機體與過敏原接觸后,在自身免疫調節下誘導分泌合成IgE,并與受體相結合,從而進入致敏狀態。若機體再次與過敏原接觸,則產生抗體抗原反應,促進組胺、白三烯、趨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質釋放,進而出現鼻部相關癥狀。
孟魯司特鈉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有效抑制氣道中胱氨酰白三烯受體,并控制炎癥反應,改善哮喘癥狀;且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為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可長期單獨使用,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5]。但AR病情較頑固,易復發,單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遠期效果有限。
AR屬中醫“鼻鼽”范疇。病位在鼻,其發生、發展與脾、肺、腎密切相關。《靈樞·脈度篇》曰:“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若脾肺腎陽氣虛損,則風寒濕邪乘虛侵體,水邪濕濁滯于鼻竅以致本病發生;病證本虛標實,肺氣虛弱、衛表不固,正虛邪侵犯于鼻竅,致使津液停聚,出現噴嚏、鼻癢、鼻塞癥狀;脾主運化,脾虛則濕濁難化,上泛于鼻,則流清涕;腎氣既衰,金水難以相生,導致水液代謝異常;本病標在于肺,治在于脾,固在于腎。香菊膠囊成份主要為化香樹果序、夏枯草、辛夷、黃芪、防風、野菊花、川芎、白芷、甘草等。其中化香樹果序疏風散邪、宣通鼻竅,夏枯草、防風、野菊花祛風消腫、清熱解毒,辛夷祛風通竅,黃芪祛風解表、補脾益腎,川芎祛風行氣、引藥上行,甘草補氣益脾、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祛風通竅、補脾益腎、疏風散邪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辛夷有收縮鼻黏膜血管、抗組胺作用,緩解流涕、鼻癢、噴嚏癥狀;防風能抑制炎性因子,抗炎作用明顯[6]。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參照組75.00%,治療后研究組中醫證候積分、鼻癥狀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表明香菊膠囊聯合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治療AR效果較好,可改善臨床癥狀。治療后兩組血清IgE、IL-4、IL-8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參照組。IgE在AR發生進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疾病發生后迅速上升,是AR炎性反應特異性指標;Th2細胞功能亢進,而IL-4由Th2細胞分泌,可誘導血清免疫球蛋白M轉化為IgE,是調節IgE水平的重要因子;IL-8通過趨化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浸潤,促進組胺、白三烯等活性物質釋放,加重疾病進展。上述結果表明,香菊膠囊聯合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治療AR可有效抑制炎性反應。EOS是AR炎性細胞,隨AR病情進展而增多,本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對鼻分泌物EOS計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鼻腔分泌物EOS計數有所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參照組,進一步證明香菊膠囊聯合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抗炎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香菊膠囊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AR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抑制炎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