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平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卵巢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異位到卵巢的子宮內膜引起月經來潮,經血無法排出而積聚在卵巢形成囊腫,病情發展可導致卵巢早衰、流產、不孕以及癌變,威脅健康和生命安全[1-2]。西醫常用藥物有促性腺激素釋放激動劑、孕激素、米非司酮等。中醫治療以調節氣血、消瘀散結為主[3]。本研究用歸腎湯合琥珀散輔治卵巢巧克力囊腫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年齡25~34歲,平均(24.65±4.38)歲;病程2個月~6年,平均(2.43±0.74)年;子宮內膜異位癥(ASF-r)分期為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12例,Ⅳ期8例;囊腫數量為單個30例,多個18例;囊腫直徑4.5~7.5cm,平均(4.12±1.34)cm;單側卵巢發病31例,雙側卵巢發病17例;粘連21例,未粘連27例。觀察組年齡24~36歲,平均(24.52±4.26)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2.38±0.88)年;ASF-r分期為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11例,Ⅳ期7例;囊腫數量為單個27例,多個21例;囊腫直徑4.0~7.8cm,平均(4.10±1.36)cm;單側卵巢發病29例,雙側卵巢發病19例;粘連22例,未粘連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氣虛血瘀型,主癥為經期下腹疼痛,經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質稀或夾血塊;次癥為氣短懶言,神疲乏力,納差便溏,肛門墜脹不適,性交疼痛,或下腹結塊,或不孕。舌淡胖、邊尖有瘀點,苔白或白膩,脈細或細澀。西醫符合《婦產科學》[5]中關于卵巢巧克力囊腫的診斷標準;經術后病理證實為卵巢巧克力囊腫。
納入標準:無心血管、血液系統等嚴重疾病,知情同意,入組前未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
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惡性腫瘤、子宮肌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依從性差,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
兩組均予以常規治療。孕三烯酮膠囊(英國Patheon U.K.Limited,注冊證號H20080256)2.5mg,口服,1周2次,第1次服藥是在月經周期的第1天,第2次服藥是在月經周期的第4天;米非司酮片(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28)10mg,飯后2h服用,日1次。
觀察組加用歸腎湯合琥珀散治療。藥用熟地黃15g,山茱萸15g,山藥15g,杜仲15g,當歸20g,菟絲子20g,枸杞子15g,莪術5g,三棱5g,牡丹皮15g,劉寄奴10g,赤芍10g,丹參15g,延胡索15g,鱉甲15g,琥珀5g。水煎至500mL,分早晚2次服用,1次250mL。
兩組均持續治療3個月,隨訪6個月。
癥狀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制定癥狀積分,從盆腔包塊、痛經、白帶、月經不調4個維度進行評定,每個維度滿分5分,總分20分,評分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嚴重。
性激素指標:治療前及治療后月經來潮第3天采集2mL空腹靜脈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
復發情況: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復發情況。治療后復查婦科B超提示附件包塊,考慮為巧克力囊腫,并對B 超考慮為巧囊的包塊行B超引導下穿刺,能抽吸出似巧克力樣的粘稠狀陳舊性血液;中醫證候評價提示無效為復發。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盆腔包塊消失,中醫證候積分減少大于等于95%。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盆腔包塊明顯縮小,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95%。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盆腔包塊略有縮小,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70%。無效:臨床癥狀及盆腔包塊無變化或加重,中醫證候積分減少小于3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8 16.21±3.45 12.15±2.46 6.638 0.000觀察組 48 16.45±3.37 9.34±2.13 12.356 0.000 t 0.345 5.983 P 0.731 0.000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E2(pmol/L) FSH(U/L) LH(U/L)治療前 對照組 48 120.98±24.56 13.02±3.24 7.25±1.88觀察組 48 121.14±24.48 12.82±3.19 7.31±1.89 t 0.032 0.305 0.156 P 0.975 0.761 0.876治療后 對照組 48 64.76±12.52 7.55±1.82 5.68±1.37觀察組 48 41.24± 9.23 5.16±1.34 4.33±1.12 t 10.476 7.326 5.285 P 0.000 0.000 0.000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隨訪6個月,觀察組復發2例,復發率4.17%。對照組復發9例,復發率18.75%。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31,P=0.025)。
卵巢巧克力囊腫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生長在卵巢而引起,異位的子宮內膜受性激素影響,隨月經周期反復脫落出血,但血液無法排出體外,故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痛經、盆腔痛、白帶增多異味等,囊腫逐漸增大還會壓迫膀胱和直腸,引起排尿困難、尿頻等。若囊腫內積血過多、壓力過高還會破裂,積血進入盆腔刺激腹膜,造成劇烈腹痛、盆腔器官黏連,嚴重威脅患者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E2、FSH、LH水平低于對照組,癥狀積分及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孕三烯酮為中等強度的孕激素,具有較強的抗雌、孕激素的活性,在月經周期早期服用有抑制排卵的作用,還可干擾子宮內膜發育,達到使異位子宮內膜萎縮的目的[6]。E2分泌于卵巢卵泡,具有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的功能,FSH主要參與女性的卵泡發育與成熟,LH具有促使排卵的作用,在FSH的協同作用下,形成黃體并分泌孕激素,通過這些孕激素的測定,可了解內分泌功能,判斷臨床治療效果。米非司酮具有拮抗孕激素的作用,阻礙卵泡的發育,抑制FSH、LH的分泌,促進卵巢顆粒細胞凋亡,導致異位病灶子宮內膜組織萎縮[7]。
歸腎湯出自《景岳全書》,可填精益髓、補腎養血;琥珀散出自《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可逐瘀止痛;二者合用,具有補腎化瘀的作用。方中熟地黃填補精髓、補血滋陰,山藥補腎澀精、滋養強壯,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杜仲補肝腎、壯腰膝,菟絲子滋補肝腎、固精,枸杞子養肝、滋腎,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莪術、三棱破血行氣,散瘀止痛,牡丹皮、赤芍活血散瘀、清熱涼血,劉寄奴活血通經、消積止痛,丹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延胡索活血通經、理氣止痛,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琥珀定驚安神、活血散瘀。全方具有補腎滋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8]。藥理研究證實,當歸、丹參、山茱萸還具有調節免疫力、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
綜上所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歸腎湯合琥珀散治療卵巢巧克力囊腫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