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梅
【摘 要】新時期的戲曲人才一定要繼續高舉民族精神的火炬,以開拓知識、博覽群書、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深入生活、繼承創新的實際行動,全面提高藝術素質和文化素質,發揚光大中華文明。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包括思想道德素質、藝術創作素質、文化理論素質和學術研究素質,即復合型戲曲人才所需素質。
【關鍵詞】戲曲演員;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J803?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1-0026-02
隨著我國戲曲藝術的發展,戲曲演員注重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顯得更為重要。一名優秀的戲曲演員除了要掌握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戲曲演員應該從自身能力的發展出發,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有意識地培養自身的藝術素質。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培養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屬性,全面的素質培養則集中體現了這一屬性,同時也體現了戲曲表演的人才培養規律。
一、藝術創作素質
現在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表演藝術是一種創作的藝術,特別是在談到戲曲的表演時,就更強調是創作的藝術。這種提法,在某種程度上是把感覺與行動對立起來,或者說是認為創作在表演藝術中有著凌駕于一切之上的作用。但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并沒有把“表演藝術為什么是創作的藝術”論述得非常清楚,結果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提出這樣的觀點只不過是他們的“感覺”而已。那么,藝術創作在表演藝術中應該有什么樣的作用?它和行動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伴隨著演員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活動,每次的演出都會有形式表現上的變化,有些變化是細微的,因藝術表演上的領悟和提高、情感體驗的深淺和干擾,即使是同一個演員演同一部劇(節)目也會如此。如果生活中的其它因素對演員的情感有較強的沖擊,演員因思想情感上的負荷而影響藝術中的情感體驗,演出質量就會受影響。生產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對于藝術生產來說,人是更重要的。這與物質產品的生產、產品與生產行為分離,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規律。因此在改革中,凡是碰到有關藝術生產和文藝產品的問題時,要注重人的工作的特殊性,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戲曲人才藝術創作素質的培養要著重從五個方面進行,即創作思想、創作方法、創作技巧、創作經驗和創作實踐。社會主義性質的任何藝術創作,都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這是個帶有共性的大前提。而戲曲藝術在創作思想和創作方法上的獨特視角、個性內涵以及由此形成的創作規律,也是需要予以闡明的。具體來說,戲曲藝術創作必須遵循四條原則:一是符合戲曲藝術美學特征和韻律節奏;二是符合戲曲程式規范和審美取向;三是正確對待戲曲傳統藝術(繼承、借鑒、創新、發展);四是使藝術創作實踐與文化市場接軌。
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反復警示我們,只有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認真遵循這些原則,戲曲人才藝術創作素質的培養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創作技巧是中心環節,戲曲學科各專業的創作技巧均帶有強烈的個性。在戲曲表演的研究中,既要注重個性的發掘與深化,又要注重專業間的協調與統一,同時汲取和借鑒前人典型性、規范性和啟迪性的藝術創作經驗,也是一條不可忽視的培養途徑。編、導、表、音、美等諸多專業,都有大量蘊含著精湛創作技巧的經典作品和論著傳世,從中選擇一部分作為提高創作水平的資料,結合戲曲舞臺表演的切實體會,必將多有裨益。最后,藝術創作素質的培養不能脫離實踐,特別是不能脫離舞臺實踐,無論是單專業創作還是綜合性創作,最終都要在舞臺上匯合。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經常的、多樣式的舞臺實踐,人才的藝術創作素質才會逐步得到提高。
二、文化理論素質
國家對高等戲曲院校的文化理論教育有著明確、規范的要求。嚴格按照教學計劃所規定的文化理論課程,系統學習并掌握高等戲曲專業人才所應具備的文化理論知識,是高等戲曲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標準之一。為此,戲曲演員必須切實致力于觀念與視野的轉變。什么是觀念的轉變呢?長期以來,在一部分人的頭腦中或思想深處文化理論課教學只不過是專業課的“附庸”,無需投入太多的精力。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文化理論不是專業的“附庸”,而是戲曲人才知識結構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要成為我們的自覺意識、自覺需求和自覺行為。什么是視野的轉變呢?即開闊胸襟、放寬眼界,超越只是緊緊盯住舞臺技藝“小圈子”的狹隘視野,立足于戲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放眼歷史的長河與時代的風云,從而樹立對加強戲曲人才文化理論素質培養的正確觀點、正確認識。
三、思想道德素質
戲曲演員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要堅持從理論修養和行為準則兩個方面出發。理論修養即系統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使演員從世界觀到方法論,都能具備社會主義戲曲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基本政治素質;行為準則即以為人民服務和藝德修養為核心的“五種人”行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國的民族戲曲是黨的整個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就新一代的戲曲人才,必須從黨的整個事業和共產主義宏偉目標的高度真正重視對演員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是一個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重大問題,是一個關系到高等戲曲教育的性質、方向、改革、發展的現實問題,作為戲曲教育工作者,決不可掉以輕心。那么,怎樣搞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呢?第一,切實組織好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課程的開設。要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目、學時、標準逐一落實,做到嚴格掌握、嚴格監督、嚴格測評、嚴格把關。第二,認真組織好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要使演員在更廣闊的層面上接觸社會、了解生活,進行思考、進行比較,并要給予積極的教育引導。第三,精心組織好包括時事政治學習、演員社團學習在內的日常思想教育活動。要充分調動共青團、演員協會的積極性和號召力,開展符合青年特點的、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要注意培養又紅又專的典型,以點帶面,在戲曲學院的校園里形成濃厚的重理想、重道德、講正氣、守紀律的良好氛圍。
四、學術研究素質
其一,要把戲曲人才學術研究素質的培養放在戲曲學科發展建設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它是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而不是否定專業、行當,把人人都培養成戲曲理論研究的專家這既不可能也是不符合戲曲藝術規律與特點的。所謂“學者型”,是指對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與運用,使受教育者成為戲曲學科名副其實的、有學有術的人。這是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對傳統戲曲教育弊端的歷史性否定,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開創性的學科建設意義。其二,戲曲人才學術研究素質的培養,重點在知識的豐富與積累過程。
五、結語
演員是表演戲曲藝術的真正核心,其學識修養、掌握技巧、展現風度等均會對節目質量產生一定影響。換言之,戲曲演員整體表演水平與其藝術修養密切相關。雖然,藝術修養相對抽象,無法清楚地看見或碰觸,然而觀眾卻能透過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進行體會與感受。演員詮釋角色的手法不一樣,觀眾對之產生的印象也不盡相同,這其中既包含外在客觀因素,同時也涵蓋演員自身內在因素,而自身藝術修養始終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徐敏.提升戲曲演員藝術修養研究[J].科技資訊. 2015(10).
[2]林武燕.論如何提升戲曲演員藝術修養[J].大眾文藝.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