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摘要:文章從符號學視角下對珙縣苗族蠟染紋樣進行了設計分析,在解讀了珙縣蠟染文化屬性的基礎上,運用設計符號學理論對珙縣苗族蠟染的語意、語用、語構、語境四個維度進行了闡釋。并闡述了符號學視角下珙縣苗族蠟染文化衍生品設計的流程,希望通過日常產品的設計拓展珙縣蠟染的應用,使其融入當下的生活,從而傳承珙縣蠟染。
關鍵詞:符號學;珙縣苗族蠟染;文化衍生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6-0124-03
1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在實地調研和網上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運用設計符號學理論對珙縣苗族蠟染進行解析,采用分析比較、歸納總結的研究方法,從珙縣苗族蠟染工藝的特點、文化內涵等相關元素中提取能夠代表珙縣苗族蠟染獨特文化價值的素材,融入現代的審美,應用現代的設計手段進行具有珙縣苗族蠟染特色的旅游產品創新設計,將傳統非遺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論文研究思路見圖1。
2珙縣苗族蠟染的文化符號解析
作為四川古老的民間傳統工藝之一的珙縣蠟染技藝,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珙縣苗族蠟染在四川苗族蠟染中獨樹一幟,是四川蠟染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支。2010年,四川珙縣苗族蠟染技藝正式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川珙縣苗族羅渡鄉還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對于蠟染藝術來說,其文化屬性主要體現色彩、紋樣(圖案)、技藝、情景四個方面。珙縣苗族蠟染與貴州蠟染不同之處是,顏色固定單一,大多以藍白兩色為主。苗族蠟染圖案的紋樣主要由自然紋樣、幾何紋以及其他動物圖騰紋樣構成,基本源于苗族身處周圍環境的花草樹木、山川河流、家族圖騰以及歷史傳說。歷史傳說以《妹榜妹留》和《十二個蛋》的傳說故事最為重要。在傳統制作過程中,傳承人在圖案上并沒有進行在紙上畫出構圖,而是在心中構思后直接繪制。所繪制的圖案都是世代流傳下來花、鳥、魚、幾何類等圖案。不同的蠟染圖案蘊含著不同的寓意。例如苗族人民將蝴蝶視為自己民族的吉祥圖騰,象征著對于祖先的敬意,渴望祖先可以保佑自己的后代平安繁榮圈。
珙縣苗族蠟染是具有一些特定的平面視覺符號,通過視覺符號構建起來的圖案、情景傳達了特定的文化特征,因此在珙縣蠟染的符號提取上,從圖案(紋樣)、色彩、技藝、情景四個方向去思考,見表1。
根據表1珙縣蠟染文化符號解析中提取的四個文化符號,在進行設計符號轉化選取時,由于表中的“情景”是畫面概念,設計符號轉化時,將“情景”合并于“圖案”中考慮。故在設計符號轉化產品體現時,以“圖案和色彩的沿用與提煉”“材質、工藝、技藝、結構和功能的再現”兩種方式為主。
3珙縣苗族蠟染的設計符號學解析
通過用符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探討珙縣蠟染,可以拓寬珙縣苗族蠟染在產品上的創新發展。根據設計符號學中的語意、語構、語用和語境四個維度解讀設計產物的形態、色彩、結構、情感等,還可以更好地解讀產品背后的內涵,如文化、藝術、社會、故事、情境等。因此用設計符號學的四個維度進行解析。如圖2。
3.1語意維度
語意主要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從顯性語意來說,就是從珙縣蠟染的外在形態(即色彩、圖案、材料)反映出基本功能;產品設計時,在顯性語意方面,可以通過對珙縣苗族蠟染的顏色進行移植,對紋樣的輪廓通過計算機圖像軟件進行矢量化分解。隱形語意就是從隱喻的角度深度解釋蠟染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社會價值,這一方面往往需要對苗族蠟染有深度研究的人員才能更準確地獲取信息。珙縣蠟染在紋樣方面的寓意,主要是對自然崇敬、祖先崇拜、美好愿望等,具體的紋樣的寓意見表2。
由于用戶之間的認知有一定差異性,一般選取苗族代表性的、熟知、認可的蠟染元素。例如選擇珙縣蠟染中的蝴蝶紋、銅鼓紋、桃花紋等,具有珙縣蠟染特征的紋樣或紋樣外觀特征的元素。從顯性角度設計時,要深度挖掘其背后的代表紋樣或者受大眾歡迎的紋樣元素,從隱性方面設計時,可以讓產品本身更具有內涵、更具價值。
3.2語構維度
語構就是蠟染元素結構和蠟染元素表現,是對蠟染紋樣的意義設定和紋樣組合方式的構成規則。首先,確定蠟染紋樣的布局、結構和排列方式;其次,確定珙縣蠟染紋樣的表現形式(比例、視角);最后,運用語構來了解各要素之間的構成關系,對蠟染紋樣認知和內涵進行分析。研究蠟染紋樣元素的語構,通過解構、組合、打散、聯想、發散、重構等手段來進行設計思考,使其能很好地運用到文化衍生產品設計中。蠟染紋樣的搜集及組合形式、造型形態可見表2。
3.3語用維度
珙縣苗族蠟染的語用維度主要是從苗族對蠟染技藝的審美標準和思維方式以及文化背景。苗族對于蠟染紋樣的審美標準主要是:構圖飽滿之美、造型生動之美、對稱均衡之美,并且注重圖文組合和視覺效果。在紋樣思想方面,主要是對大自然的崇敬、對自然環境抽象概括的自我智慧體現;對祖先的緬懷和崇拜;對幸福愛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現。在文化背景方面,挖掘珙縣蠟染文化價值,并將這種文化轉化為現代人能夠體會的文化體驗。在設計產品時,還需要了解消費者的痛點需求,構造一些體驗需求,使之在使用產品過程中不只是受外觀吸引,更要在過程中感受快樂與美好。
3.4語境維度
蠟染的語境主要是蠟染的使用環境和考慮產品使用者的使用環境。蠟染的使用環境需要聯系珙縣苗族的生活、工作、狀態。簡要地概括為視覺風格,就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記錄什么樣的蠟染紋樣。例如,從苗族蠟染服飾中的百褶裙紋樣可以看出,其中有代表長江黃河的兩條橫線及高山的三角紋,反映了苗族人民經歷了戰亂遷徙、爬高山、穿長江、跨黃河的一段歷史記憶,所以蠟染紋樣記錄了苗民歷史?!睹冒衩昧簟放c《十二個蛋》是苗族神話古歌,苗民認為故事中的蝴蝶媽媽是苗族祖先,所以蠟染紋樣中有常見的蝴蝶紋、楓葉紋、鳥紋、魚紋等圖案符號都出自于這兩個故事。因此,蠟染紋樣元素的選取來源于生存的周圍環境以及傳說故事。在產品語境下,用戶產品的使用環境包括蠟染產品使用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社會場合)。
4符號學視角下珙縣苗族蠟染的文化衍生品設計的流程
4.1珙縣苗族蠟染紋樣元素的提取
通過走訪調查搜集了表2中常出現在珙縣苗族蠟染技藝中的十種紋樣,并且從中分析了紋樣涵義、排列方式、造型形態。針對這十種紋樣,對當地市民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并選擇了出現在蠟染中頻率最高且具有代表性的三種紋樣,具體的數據統計見圖3。根據數據的調查,其中大多數當地苗民認為蝴蝶紋、銅鼓紋以及桃花紋樣最重要,因此這三種紋樣具有代表珙縣苗族蠟染紋樣的可能。在對三種元素進行設計構思時,需要對上文中紋樣的設計符號分析的語意、語構、語用、語境等內容進行理解與思考。
通過選出的蠟染紋樣進行圖形勾勒、基因提取以及色彩移植。在挑選的三組紋樣的十個紋樣形態中,以不破壞紋樣含義與整體性的為原則,選取單獨的紋樣形態進行勾勒,并找尋具有共性的認知情感的圖形進行延展,并在此基礎上,對蠟染紋樣進行基因元素的更替轉化,衍生出紋樣基本形。珙縣蠟染紋樣的基因提取,見表3。
4.2形態的演變
為了保留珙縣蠟染特征及裝飾元素的蠟染韻味,結合對蠟染紋樣的語構分析,將提取出的三種蠟染基本形運用形狀文法的基本法則如剪切、替換等法則及對珙縣特色紋樣的圓形外觀元素進行形狀推演,演變過程見圖4。最后用色彩移植、技藝再現來進行圖形設計轉化,設計出文化衍生產品,從而展現出珙縣蠟染的技藝。
4.3文化衍生品設計
珙縣蠟染文化衍生品設計載體的選取與重塑需要與設計符號相對應,將設計符號融合于相應載體,結合自身蠟染的工藝特質,珙縣苗族蠟染文化設計符號有圖案、色彩和技藝三類,其中圖案、色彩在選取文化產品載體上的應用空間較大,適合多種類別載體的使用,由于珙縣蠟染的應用與居家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文化產品載體的直接選取上以生活用品類、首飾飾品類、辦公與學習用品類、電子產品與配件類等為主;在載體的重塑方面,結合文化衍生產品結構、功能等因素,將蠟染紋樣圖案進行再造,使之與產品有機融合,實現載體的重塑。對于技藝,在選取文化產品載體方面,將技藝與產品實現的形態、功能相結合,進行載體的重新塑造。
5符號學視角下珙縣苗族蠟染的文化衍生品設計實踐
產品一:手機殼。產品蠟染采用以圓形排列方式,使聚焦中心定位蝴蝶紋,以此展示苗族蠟染的傳說故事。整體布局也是體現了珙縣蠟染的構圖特點。整體來看,造型生動,對稱均衡,疏密交錯,富有韻律變化和節奏感,如圖5(a)。
產品二:鼠標墊。由于銅鼓紋本身帶有太陽紋,太陽紋的光體是銅鼓裝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且具有無限向外的放射感。而光體外以環圈為輔助裝飾,如一個旋渦紋樣又向內聚攏。整體的視覺效果強烈而且沖擊力強,吸引著人們對它的探索。因此,結合鼠標墊的形狀的可變形,且符合銅鼓紋外形,恰好可以以此作為蠟染銅鼓紋的產品載體,如圖5(b)。
6結語
珙縣苗族蠟染作為四川代表性的蠟染面對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遭遇到發展瓶頸。我們應根據當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創新設計出既體現現代性,又兼具傳統文化屬性的文化衍生產品。采用設計符號學理論對珙縣苗族蠟染進行解析,提取出珙縣蠟染的文化基因,設計了二款現代消費品,為珙縣苗族蠟染創新改革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參照,不僅傳播了珙縣蠟染技藝的內涵和地域特征,而且也延續和發展了珙縣苗族蠟染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