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娟
自信心又叫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自信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很重要。有人受挫時,始終不能產生足夠的自信心,一蹶不振;有人卻能在考試出現焦慮和絕望后迅速產生強大的自信心,從而拼勁十足地完成考試。
我與班里的學生已經相處了兩年半,在這段難忘的時光里,我很欣喜地看到學生的變化,令我最高興的是那個“小個子”男孩的變化。
記得我第一次走進教室時,許多學生的目光都滿懷期待,興奮的心情無以言表,唯獨第一排的“小個子”男孩自始至終沒有抬頭。剛開始,我以為他是身體原因,后來發現每節課他都保持一樣的姿勢,甚至課間也靜靜地趴在課桌上。我意識到他的與眾不同,于是將他的父母請到學校,讓他們悄悄觀察“小個子”男孩在課堂上的表現。
“小個子”男孩的父母說,他從小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但并不自卑,和其他小朋友也能玩得盡興。自從小學第一次考試后,他就再也不提學校的事,也不和同學交往。聽完,我立刻意識到是學習成績影響了“小個子”男孩的心理。一個內向的學生在成績落后時沒有得到教師的幫助、家長的鼓勵,這讓他找不到學習的樂趣,迷失了方向,喪失了動力,最終把自己變成蝸牛,蜷縮在自己的空間里。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
經過深思熟慮,我認為應該抓住一切契機樹立“小個子”男孩的自信。我和他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成績并不是評價一個學生的全部,我喜歡每一個學生,希望你們開心地讀書學習。大家不會因為成績不好而看不起你,我相信你是一個優秀學生,以后一定能讓大家對你刮目相看。”
一次早讀時,我將他的頭輕輕扶正,溫柔地告訴他:“你的坐姿可以更標準。”他的背不自覺地挺直了。他讀書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很認真,我當場表揚了他。語文課上,我故意將一些十分簡單的問題留給他,他回答的聲音小得可憐,但我讓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漸漸地,他態度積極了,聲音洪亮了,而且能回答一些較難的問題。課間,我還專門安排幾個學生和他一起聊天、玩耍。一有時間,我也會給他媽媽打電話,告訴她孩子在校的情況,讓她以自己的方式鼓勵“小個子”男孩多與人交往,不要對學習成績過分關心。
現在,這個可愛的“小個子”男孩頗受同學歡迎,無論是課堂還是課間,都能看到他燦爛的笑容。
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我愿用我的愛心關心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用自信去超越自我,創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