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輝 林玉瑩 鄭坤 葉思琪


秋日俯瞰黃花村,稻田阡陌縱橫,緊密相連,與白墻黛瓦的客家民居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近年來,豐順縣砂田鎮黃花村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景迎人,借助深厚人文底蘊和良好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人文旅游業,由“教授村”變為“旅游村”,小山村吃上“旅游飯”,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致富路。
黃花八景串成鏈
黃花村四面環山,群峰競秀,林木茂盛,因地理環境獨特,素有“獅象把水口,龍虎守山門”之稱。站在300多年歷史的仰山公祠祠堂大門前,筆者看到兩公里外的筆峰倒映在祠堂前半月形池塘正中央,猶如筆蘸墨硯,寓意黃花村文筆蘸墨人才輩出。
“耕讀傳家思想滲透影響著黃花村民,并且一代一代傳承著,今年高考,我們村就考上了9個大學生。”黃花村委會主任李俊彬告訴記者,在崇文重教的濃厚氛圍下,黃花村涌現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數學家李國平,華南理工大學數力系教授李銘槃等30多位專家、教授。“教授之鄉”成了小山村的響亮招牌,也吸引著遠近游客前來。
“我們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期,發揮生態文化優勢,弘揚崇文重教之風,將國平院士故居、客家特色民居、筆峰(筆醮墨池)、原始森林公園、仰山公祠、將軍廟、油菜花海、黃花天池等黃花八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串珠成鏈,為游客提供了鄉村生態文化游體驗。”李俊彬說。
山水畫卷藏黃花,四季八景各不同。在這幅黃花山水畫卷上,八景作筆、四季為墨,描繪一樹(古樹)、一水(黃花天池)、一林(原始森林公園)、一文(教授之村)、一景(油菜花景觀)的新時代黃花鄉村振興畫卷,打造出“春觀油菜花海、夏戲幽谷溯溪、秋賞古村曬秋、冬品民俗度假”的美麗田園鄉村景致。
山貨成了暢銷貨
“以前種水稻就是留著自家吃,現在過來村里游玩的游客多,富硒稻米還成暢銷特產。”村民李玉華欣喜地說。
辛勤的黃花村民發揮村里農田土質硒元素含量高的優勢條件,種植優質高產良種水稻。黃花村每年兩季產出的富硒稻米每斤售價比市場普通大米高一至二元,僅此一項,每年可為種植戶增加3000元以上的收入。“現在富硒稻米在家門口就能賣出,不愁沒銷路,以前田地丟荒,這兩年我還擴大種植面積,種了四五畝地。”李玉華告訴記者,他靠著田地勞作供孩子上學,一家還在去年摘掉了“窮帽”。
“通過銷售富硒大米、土雞等土特產,2019年村里貧困戶人均收入達8000多元,全村已在去年年底退出貧困村行列。”李俊彬說。近幾年,游客的到來也給黃花村帶來了商機,讓小山村吃上了“旅游飯”。“每逢周末、節假日,村道都停滿外來的車輛,村里目前開了2家飯店,還有2家農家樂正在打造中。”李俊彬表示,為了給村民游客更好的休閑游玩體驗,黃花村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鋪設村內巷道水泥硬底化,安裝起太陽能路燈,建設沿溪休閑棧道,打造水口生態公園,提升原始森林公園。
“等這一季的水稻收割結束,地里將播下油菜種子,打造‘黃花美景。”李俊彬說,60多畝的油菜花在每年春季如期綻放,將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黃花村里賞“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