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綜藝報》:從營銷層面來說,短劇項目的宣傳策略和方案會跟長劇有所不同嗎?
馬李靈珊:短劇集的爆發期很短。以前做三四十集電視劇營銷的時候,我會把重點放在第二周或第三周,第一周一般讓觀眾自己先看,發酵口碑。但短劇的宣傳推廣一定要前置,在劇開播前,就要讓觀眾了解該劇的看點。
以《十日游戲》為例,這部劇播出當日的下午5:00才正式定檔。從下午5點到8點,三個小時內,我們找了所有能找到的宣傳資源進行推廣。其他所有的信息也都在開播的第一、第二天密集釋放。與此同時,《十日游戲》瞄準的是圈層用戶,營銷的方向和點需要精確,但過程不能太長。
《綜藝報》:今年懸疑劇精品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這個戰場,五元文化會有壓力嗎?
馬李靈珊:懸疑劇在任何國家都是大類,打開電視總有一個臺在播放懸疑劇。這是很多觀眾天然喜歡的題材類型,因此,也從來不會是一個壟斷市場。越來越多公司的加入,只會讓行業變得越來越好,制作門檻越來越高。對我們來說,也會有更強的驅動力制作更好的內容,有競爭才有向前走的動力。
《綜藝報》:在創業之前,你是一位資深媒體人,之前的職業經歷對制作劇集有幫助嗎?
馬李靈珊:之前的職業經歷培養了我對于創作這件事的敬畏心。寫人物稿也是一個創作的過程,經歷過,你就會知道在這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希望這件事情不好,但最終的結果可能會跟想象有所區別。
還有一點是審美上的助益,文字和劇本是有共通點的,見過好的東西就會對一個項目有大概的判斷。因此,我不認為文藝創作中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真正好的劇本、作品不會被埋沒,是金子絕對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