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憑借《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等接地氣、現實向的高口碑青春劇,被譽為“青春劇第一廠牌”的小糖人,今年跳出了“舒適圈”,即將推出日漫改編劇《棋魂》、原創都市劇《了不起的女孩》,并開拍一部主旋律劇。雖然嘗試了新內容,但這些項目都和青春有關,在朱振華看來,青春不只有一種顏色,青春劇的定義很廣泛。
用現實色彩打底
在采訪過程中,朱振華經常提到“現實”一詞。拆解到具體項目上,小糖人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項目,也竭力保證劇情細節符合現實邏輯。
小糖人過往作品《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獨家記憶》等,皆以強烈的真實感獲得觀眾共鳴。《匆匆那年》沒有夸張的劇情,沒有華麗的臺詞,描述了80后高中時期的懵懂情感,引發觀眾感嘆“看到劇中主人公,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最好的我們》打開觀眾記憶的閘門,對學生關心愛護又嚴厲無比的教導主任,苦口婆心的班主任,打打鬧鬧的同學……;《獨家記憶》的故事發生在2012年的大學校園,上早課起床時的掙扎,老師點名時替室友答“到”……真實的細節,瞬間將人拉回大學校園生活。
即將上線的《棋魂》雖然改編自日漫,但以當下中國青少年學習圍棋的現實情況為背景,描寫圍棋這一“安靜”的運動與少年的熱血情感相融合的勵志故事。朱振華介紹,為了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故事,編劇團隊采訪了大量學習圍棋的少年,走訪了一些中國圍棋聯賽協會,購買了大量專業棋譜版權,保障細節專業度。
今年3月殺青的《了不起的女孩》,講述兩位在雜志社工作的年輕女孩,歷經傳統紙媒向新媒體轉型的變革,最終收獲友情、事業與愛情的故事。朱振華表示,該劇雖然是一部都市青春勵志劇,但也涉及媒體轉型這一極具現實意義的主題。在制作過程中,團隊會著重考量如何讓觀眾看完不覺得穿幫,保證細節如實反映媒體工作情況,如美術知識、雜志社辦公室陳列布置、白板上寫的選題任務等,團隊會參照媒體工作日常,規劃拍攝場景。
在外界眼中,被譽為“青春劇第一廠牌”的小糖人,自是以青春劇見長;但在朱振華看來,青春劇并不好做。“講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人的故事,需要有很強的現實基礎,符合現實邏輯,因為每個觀眾都經歷過青春。”
堅持起用新人
小糖人并非一家高產公司,項目平均周期3—4年。速度快的如《棋魂》,劇本打磨一年半,拍攝5個月,后期耗時半年;《了不起的女孩》共耗時3年半,僅劇本就磨了2年;有的項目甚至開發了七八年仍未完成。相較大部分中等體量網絡劇,這樣的開發周期實屬偏長。
朱振華表示,開發周期“慢”,源于公司嚴格堅持開機前的項目審核制度。“前期開發時,我們不會給一部劇定下開機日期。如果項目不具備開機條件,強行開拍反而會浪費好劇本。如果劇本還需要打磨,那就多花幾個月修改劇本,相比匆忙開機,這樣會獲得更好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粉絲經濟”的發展,影視行業越發注重大卡司大IP,小糖人一直堅持起用新人。與小糖人合作的導演、編劇、演員大多是新銳力量。導演劉暢憑借第一部長劇集《最好的我們》,獲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6年度網絡視聽節目網絡劇單元最佳導演獎;《你好,舊時光》是導演沙漠的第一部長劇集作品,豆瓣評分8.7;《了不起的女孩》是新銳導演鄧珂的首部長劇,朱振華贊賞其“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朱振華表示,自己并不擔心新人會影響項目質量,“公司會選擇具備成熟操控能力,并且適合該項目的人。一旦公司判斷他們有能力駕馭這個項目,就會尊重他們的藝術創作,通過公司制片流程把關,保障項目制作的安全度和優質率。”
朱振華介紹,在青年導演的選擇上,會有創作專業度和綜合能力兩方面的考量。創作專業度包括視聽語言、拍攝制作技術等;綜合能力包括知識涉獵廣度、興趣愛好、文化修養、價值觀等。
多年與行業新人合作的“習慣”,不僅成為小糖人的企業文化,也融入公司每位員工的潛意識里。“50%以上的員工會自發地將優秀人才推薦到公司,包括從各大電影節展、院校畢業作品中發現的具有潛力的新人,也有從短視頻平臺中發現的優秀創作者。”
合理控制制作成本
“小糖人所有過往項目都符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劇集創作新規”,朱振華說道,小糖人從未邀約過高價演員,也未出現人員成本占項目總成本80%以上的問題。“公司制作的劇集雖然一直是中上體量,但都在保證作品精品化前提下,盡可能有效地控制成本,選擇合理的制作配比。”在他看來,大體量作品不等于好作品,制作成本夠用就好,“布置一個場景,800萬(元)能做,80萬(元)也能做。”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朱振華更加意識到合理控制成本的重要性。《了不起的女孩》在上海拍攝期間正好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當時朱振華要求劇組無限期暫停拍攝,安排大量專車將劇組三四百人送回家鄉,此外還為無法返鄉的湖北籍工作人員安排食宿并提供生活補貼。“當時我們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可能復工的時間點,預想了幾套應對措施。慶幸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公司損失也不至于慘重。”
未來,小糖人將增加項目成本彈性空間,以應對各種風險。“我們會假定萬一明天疫情又來了,劇組人員如何安排,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應對疫情等風險的預算有多少……在做項目預案時,公司會從環境、資金等方面做出最壞的設想,提前準備應對措施。”
今年,《我是余歡水》《隱秘的角落》等12集短劇的熱播,讓短劇走進觀眾視野。朱振華介紹,小糖人之前也曾籌備兩三個12集短劇項目,之所以沒有上馬,制作成本是一大因素。集數少了一半,場景消耗量僅減少20%左右。為了在短時長內拍出更多內容,需要頻繁換場,轉場過程中的道具運輸、燈光、化妝等,都在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導致12集短劇總成本與24集相同或者更高。以往視頻網站對于劇集播出時長能帶來的持續熱度、廣告收入、版權購買成本等考量指標,也不適用于12集短劇這種單集成本高、播出周期短的項目。“今年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在短劇方面的探索取得較大成績,短劇市場發出良性信號,待市場環境成熟,小糖人會適時推出短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