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閃閃



摘 要 目的:探究延續性護理對心房顫動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影響。方法:選取72例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按照接診順序奇偶性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給予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出院指導及隨訪,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按時復診率及滿意度,以及華法林抗凝依從性、出血傾向發生率、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達標率。結果:觀察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方式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出院后華法林抗凝治療依從性和抗凝治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 心房顫動 華法林 延續性護理 出血傾向 抗凝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3.5; R541.7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13-0039-03
Effect of continuous care on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in 36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ANG Shansh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care on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36) and a control group (n=36) according to pari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guidance for discharging from hospital and follow-up.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follow-up rate and satisfaction rate, as well as anticoagulant compliance of warfarin, bleeding tendency rate and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complianc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oral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obtain better nursing effect, reduc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and furthermore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and safety of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KEy 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warfarin; continuous care; bleeding propensity; anticoagulation
栓塞是心房顫動的主要并發癥,采用華法林合理抗凝可實現對栓塞的有效預防。但是多有抗凝過度和不足的情況出現在華法林抗凝治療中,患者需嚴格依據醫囑服藥[1]。本文就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的影響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72例,按照接診順序奇偶性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20例,女 16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2±10.1)歲;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51~74歲,平均年齡(61.8±10.3)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診斷標準;心電圖確診為心房顫動;近期不存在牙齦、鼻黏膜、口腔出血者。
排除標準:近期存在牙齦、鼻黏膜、口腔出血者;患有精神疾患;存在嚴重器質性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出院指導及隨訪。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1周后主動進行電話隨訪,解答其自發的咨詢,督促患者了解服藥情況。
觀察組給予延續性護理。1)成立抗凝治療聯合管理小組,包括主管護師、護士、副主任醫師各2名,藥師和副主任護師各1名。具體分工:副主任護師負責組織管理,為專職人員[2];副主任醫師負責華法林治療方案調整和患者病情管理;護師和主管護師負責電話隨訪。2)具體干預方式: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且制定系統化出院后抗凝延續護理計劃,建立包含并發癥、華法林用量、一般資料、原發疾病、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值及伴隨用藥等的患者檔案,依據護理程序實現個體化的評估,即按照生活方式、家庭狀況和患者的病情等,共同和醫生、患者及家屬制定出華法林抗凝藥物治療計劃[3]。在患者出院1周后每周進行1次10~20 min的電話隨訪,主動解答患者問題,指導、監督近期抗凝治療情況。實施針對性的監督指導幫助,了解其抗凝治療依從性,提供給患者以個性化的護理服務。當出現短期需合用禁忌藥物或外傷停藥的患者,需保證用藥的有效和安全性,實施重點關注[4]。
具體的隨訪干預內容包括:①運動干預。按照患者具體的病情,和患者、家屬、醫生制定出個性化計劃,主要以步行訓練為主,出院后 1~4 周為每周1~4次,起初保持20~30 min的持續時間,有家屬陪伴外出活動為佳,之后逐漸增加運動的次數;②用藥干預。告知患者遵醫囑服用華法林的關鍵作用,講解存在的注意事項,做好藥物的自我管理等[5];③心理干預。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選擇放松訓練、心理疏導等方式;④飲食干預。強調平衡膳食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進食過硬、刺進性、過熱的食物等。⑤行為干預。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學會常見并發癥的應對和識別,按時監測抗凝強度,同時做到戒煙、戒酒[6]。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按時復診率及滿意度,以及華法林抗凝依從性、出血傾向發生率,INR達標率,1周后進行數據比較。華法林抗凝依從性:選擇戴國珍等[7]設計的問卷表,內容包含按時監測 INR、膳食均衡、正確服藥、戒煙、戒酒和其他等共6項。采用4 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明抗凝依從性越好。1~4 分依次表示完全做不到、偶爾做到、基本做到和完全能夠做到,總分為6~24分。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抗凝治療依從性
干預后,觀察組的抗凝治療依從性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100.0% vs 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出血傾向及INR情況
觀察組中皮下出血者1例,表現為雙下肢淤點、淤斑,皮下出血現象在調整劑量之后停止。對照組中出現8例出血傾向,其中1例發生鼻腔出血,主要表現為瘀點、瘀斑,檢測INR,在停用華法林后停止出血。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出血傾向,以及定期監測INR、INR達標情況更優,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 并發癥發生率及按時復診率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和按時復診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3 討論
當前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依從性較低,通過自我管理可增加INR 達到目標范圍時間比率,減少長期口服治療造成的出血、病死、血栓栓塞發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和抗凝治療滿意度。因此,致力于培養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以及行為干預和患者教育極其關鍵[8]。本研究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抗凝治療依從性、護理總滿意度、出血傾向、定期監測INR和INR達標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和按時復診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選擇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方式可幫助患者積極應對健康問題,提高患者及家庭照顧疾病的能力,給予持續專業性的情感支持和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針對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方式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更好地護理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出院后華法林抗凝治療依從性,提高抗凝治療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李如葉. 探究對老年心房顫動患者給予華法林抗凝治療延續性干預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 2018, 5(34): 107-108.
[2] 劉小平, 唐振旺. 慢性心房顫動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華法林抗凝院外延續護理效果評價[J].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23): 3945-3946.
[3] 張燕, 劉媛. 延續性護理在慢性房顫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 當代護士, 2017(10): 57-59.
[4] 楊木蘭, 溫芳芳, 胡慧漣. 延續性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顫動膽結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 2019, 26(16): 217-219.
[5] 宋沖, 王雅楠, 寇平, 等. 云隨訪平臺在心房顫動患者冷凍球囊消融術后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8, 47(12): 1144-1146.
[6] 盧劍萍, 曾熙玲, 林秀銘. 延續性護理在非瓣膜病性心房顫動患者華法林治療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22): 2851-2852.
[7] 戴國珍, 李良露, 漆麗萍, 等. 延伸護理在慢性心房顫動華法林抗凝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20): 27-29.
[8] 李凡. 9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的療效及出血性轉化影響因素分析[J]. 上海醫藥, 2017, 38(23):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