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良 胡凱
“專項檢查、質量抽檢、部門聯管、在線課堂,有了這些新舉措,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食鹽監管不專業、不到位的問題了。”近日,安徽省天長市食鹽質量整治工作圓滿結束,面對食鹽質量安全體系的“換代升級”,不少市場監管所所長紛紛有感。
一直以來,天長市不忘產品質量安全“初心”,乘機構改革“東風”,聚焦食鹽質量安全,管教兼施,積極探索食鹽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以市場監管“微”改革撬動食鹽質量安全的“大”變化。
“12345”網格化監管 食鹽安全不留死角
“我執法、你參與”“我宣傳、你傳遞”“你點題、我檢測”“你舉報、我查處”……為探索食鹽市場的無縫監管模式,天長市市場監管局持續組織執法人員“俯下身子”下基層,堅決做好前期食鹽市場的摸排調研工作,劃分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因地制宜出臺了《2020年食鹽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推出“12345”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嚴格落實“一”個市場主體責任,積極組織開展經營主體約談,促進經營者提高質量意識,誠信守法經營。
系統劃分“兩”大區域塊,對全市食鹽市場有序分類,針對全市市場,通過“清單管理”,劃分為批發、零售“兩”大區域塊,由市局相關股室和轄區所聯動監管,推動食鹽市場監管的有效銜接。
完善健全“三”級監管體系,建立“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食鹽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把監管責任細化到每個轄區、每個網格,建立起無縫覆蓋、分級管理的市、鎮、村(社區)三級安全監管網格化體系,推動構建宣傳教育、業務培訓、日常檢查、專項整治四位一體的監管網格。
抓牢抓實“四”個抓手。面對食鹽市場新形勢,該局努力深化機構改革成果,通過日常監管、專項檢查、抽樣檢驗、投訴舉報“四”個抓手,馳而不息開展食鹽市場監督檢查。
深化開展“五”個嚴查,對全市食鹽批發市場、售鹽經營戶、用鹽小作坊、餐飲單位和食品生產企業等重點場所開展“五”個嚴查,即嚴查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落實情況;嚴查違法食鹽來源;嚴查將工業用鹽作食鹽銷售行為;嚴查假冒商標、假冒防偽碘鹽標志,假冒碘鹽包裝銷售行為;嚴查食鹽銷售明碼標價執行情況及不正當價格行為。
據悉,今年4月是天長市市場監管局食用鹽專項整治月,依托“12345”網格化管理新模式,目前已出動執法人員391人,檢查各類經營戶381戶,檢查中發現問題11戶,責令整改11戶,立案查處3戶,抽樣17批次,經檢測全部合格。后續該局還將向社會公眾“曬”出監管“成績單”,提升執法透明度。
食鹽安全有了“官方答案”
“一包食鹽里應該要有多少碘?”“食鹽安全的‘官方標準是什么?”“怎樣判別是否為合格鹽?”近日,天長市的一場食鹽直播“彈幕”刷屏,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攜手鹽業專家,走進天長市小喇叭直播間,與市民網友在線互動,吸引了1000余名觀眾在線觀看。
一個半小時的互動中,針對食鹽質量安全,立足天長實際,解讀《食品安全法》《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食鹽專營辦法》等法律法規,就食用鹽外包裝要求、食用鹽工業鹽區別等進行了詳細解讀,精準定位食鹽認知“雷區”“誤區”,讓市民網友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消費者認為買的食鹽質量有問題,請第一時間保存好手上的產品,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熱線,市場監管部門將會依法調查,嚴厲打擊,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直播中,該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案例分析、你問我答等環節,和消費者共話維權,公布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關心的問題認真解答,對群眾提的要求建議做好記錄,跟蹤了解。
平臺互動、在線測試、現場直播、實時轉播……如今,天長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推動食鹽知識立體宣傳,讓食鹽質量提升持續“升溫”。“以更嚴的要求、更細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完善食鹽質量安全機制,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鹽。”該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一線聽民意,問民情,讓群眾來“點單”,部門去“上菜”,推動構建“企業自治、行業自律、部門監管、社會共治”四位一體的監管新格局,走好食鹽質量安全監管的“天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