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蓓 董瑩 黃臻輝
摘 要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政策推進,人們對專利制度不斷了解,申請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近年來也是逐漸完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專利現狀,探討如何利用政策導向挖掘并提高企業專利質量。
關鍵詞 知識產權 專利工作管理 政策扶持
中圖分類號:F42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13-0046-03
Util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 and improv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quality of enterprises
LIU Pei*, DONG Ying, HUANG Zhenhui
(Institute of Medicine, SPH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20111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t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 people have a consta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ent system, and the enthusiasm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has been constantly improved. The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is company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us quo of enterprise patents is analyzed and how to use policy guidance to min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patents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management; policy support
現今中國把創新作為經濟戰略的核心,積極去實施國家的知識產權戰略,優化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激勵國內企業創新能力,專利是衡量國家創新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政策引導下,中國近年來專利增長數量取得顯著提升。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例如:發明專利申請后授權率不高、專利的結構不優化、有效周期相對較短;并且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數量也相對較少,知識產權貿易國際上多數為進口,出口逆差較嚴重等。因此我們在專利申請數量快速上升的同時,更加應該注重數量和質量的同步均衡發展[1]。本文以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一生化”)的經驗為例,分析如何通過知識產權的管理激發企業創新工作。
1 第一生化的專利現狀分析
1.1 近5年專利申請及授權情況(表1)
2003年,第一生化擁有第一件自主知識產權。截至2019年12月,累計擁有授權發明專利53件,累計申請發明專利98件,且申請數量總體上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1.2 專利覆蓋產品情況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知識產權糾紛硝煙四起,公司意識到知識產權的競爭是未來商戰的主題,因此公司緊密圍繞重點產品,通過持續研發和專利布局,在提高產品療效的同時構建起專利保護網絡,使產品競爭優勢得以鞏固和延續。例如丹參酮ⅡA 磺酸鈉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注射用二丁酰環磷腺苷鈣、瓜蔞皮注射液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占公司總體銷售收入的90%以上,其專利覆蓋占企業專利總數的45%以上。授權發明專利實施率達100%。
1.3 專利戰略制定
充分利用專利法律制度,提高企業在專利的獲得、運用、維護和保護過程中的運作水平和效率。
1.3.1 專利戰略規劃模式
為積累高質量的專利資產,第一生化制定了專利發展規劃,按照決策的層次由下到上,可以分為事務層決策、戰術層決策和戰略層決策。
戰略層的決策主要是依據第一生化自身的知識產權狀況、市場發展與競爭信息等,制定專利規劃大方向,選擇明星技術產品,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戰術層在戰略層制定目標的指導下,制定更詳細的專利申請和專利維護策略;事務層以戰術層決策內容為綱要,確定專利申請時間、數量以及代理機構等專利申請策略。
1.3.2 通過專利信息利用實施專利導向型研發
公司在新產品研發立項或技術轉移中,規定必須自主或自主和委托結合,通過免費或商業數據庫,收集、建立專利和非專利現有技術信息庫,通過對現有技術的技術、專利法律分析,研究本行業、相關技術領域、相關產品或技術的發展現狀,判斷技術發展方向和趨勢,尋找技術發展縫隙,確定研發方向,并以此開展研發創新和專利布局。既避免可能發生的主動專利侵權,也由此構建自身技術法律優勢。
1.3.3 圍繞重點產品構建專利保護網絡,贏得市場競爭
公司緊緊圍繞重點產品,通過持續研發和專利布局,在提高產品療效的同時構建起專利保護網絡,使產品競爭優勢得以鞏固和延續。如作為治療缺血性心臟病重點產品丹參酮ⅡA磺酸鈉,鑒于其靜脈注射用藥藥典純度要求高,又鑒于其從中藥材提取而雜質多,分別從提取方法優化、有效成份指紋圖譜、有效成份分離和標準品制備等多環節持續研發,使產品質量和臨床療效不斷提高,同時及時專利保護,現已獲授權發明專利6件。
2 如何挖掘并提高企業專利質量
2.1 醫藥領域專利挖掘的方向
1)發明專利 可以重點關注藥物研發過程中的新發明、發現,用于制造藥品的新原料、中間體;有一定藥效的新化合物;新藥品;藥品的各種制劑及新改變的劑型;新的異構體;新的物態化合物;新的有效晶型;新分離或提取得到的天然物質;保健品及醫藥領域其他產品的制備方法。
2)實用新型專利 可以著重于制藥設備的開發。
3)外觀設計 對藥品包裝瓶、包裝盒、瓶貼、罐貼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保護,充分挖掘企業具潛在價值的專利[3]。
2.2 專利撰寫技巧
2.2.1 對技術方案的充分公開
《專利法》規定“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因此,在專利撰寫時,一方面要注意提供技術細節,從而達到公開充分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注意巧妙地掌握公開的程度,將最優的實施方案作為技術秘密保護起來,將容易仿制的技術方案以公開換取保護。如某一工藝過程中溫度可以是60~120 ℃,而實現的最佳溫度為80 ℃,那么在實施例中我們隱藏最佳的溫度,從而使競爭對手在專利保護期后仍然不能達到我們的最佳效果。在專利申請文件中公開合理的實驗數據越多,可增加權利要求保護的寬度也就越大。但在實施例中增加60 ℃和120 ℃的相關數據,這樣技術方案權利要求就可以得到60~120 ℃的保護范圍。
2.2.2 形成專利群
專利群是指以核心的專利和外圍的專利形成的一系列專利。比如通過創造性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有效化學結構,那么圍繞該化學結構為核心擴大到其類似化合物、衍生物、前體、代謝物、制劑、制備工藝、適應證等申請專利,最終便可以建立起圍繞這一新化學結構的專利群,從而可使該發明達到權利保護最大化[4]。
以核心專利為特征的產品主題專利可分3個階段:申請核心專利、集中申請外圍專利和完善外圍專利[5]。
天津天士力制藥集團公司圍繞其重點品種丹參滴丸申報的一系列專利構成專利網,作為中成藥領域一個成功案例,可以參考和學習總結。
2.2.3 及時申請抵御技術秘密外流
有些方法優化的技術秘密可能會通過反向工程進行破解,他人也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創造獲得相同的技術方案,甚至可能通過人員流動被帶出去。同時我國專利法保護在先申請人,一旦別人在先申請了專利并獲得授權,那么在先發明人被置于被動地位。因此及時獲得專利保護可避免企業風險。
3 政策引領創新發展
3.1 上游政策扶持
根據最新的上海市知識產權局關于印發《上海市專利一般資助申請指南》,自2019年7月1日起, 授權后一次性資助不超過2 500元。授權3年后給予不超過1 500元的一次性資助。對權利穩定性好或投入實際運營的國內發明專利給予3 000元一次性資助[2]。
根據《關于推進科技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的政策意見,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第一專利權人,區財政一次性給予5 000元的獎勵;通過國際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途徑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向國外申請發明專利被受理或者授權,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向國外申請發明專利并授權,閔行區財政每項最高可資助20 000元;對被評為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或市專利試點、示范企業的,會按照市財政撥付資金再增加50%的匹配。第一生化2017—2019年獲得上海市專利資助332 765元,閔行區專利資助105 000元,充分感受到知識產權政策紅利。
3.2 下游企業激勵
通過設立專利激勵制度,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
以第一生化為例,公司制定了知識產權獎懲規則并頒發《知識產權手冊》,其中規定發明專利獎勵不低于5 000元,實用新型專利獎勵不低于2 500元,外觀設計專利獎勵不低于1 200元。專利申請獲得外國知識產權局授權后則一次性獎勵2 000~10 000元。2017—2019年專利申請和授權獎勵發放率100%,累計發放獎金22萬元。除此以外,公司鼓勵知識產權工作者參加外部培訓,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每年不少于4次知識產權培訓并納入考核范圍。2019年上藥第一生化知識產權申請量在上海醫藥集團位列第一,授權發明專利實施率100%,專利產品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90%以上。并且積極申報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借助扶持政策加快專利的產品化實施。
4 結語
醫藥產業作為高投入、高風險、高利潤、高技術的特殊行業,很多投入的產出都是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不同于有形資產,它是需要依賴于法律保護的。創新和保護, 兩者缺一不可[6]。我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型,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助推企業創新發展,才能實現“企業夢”、“中國夢”。
參考文獻
[1] 王京陽, 胡雪枝. 中國專利的現狀問題解析及對策研究[J]. 中國市場, 2017(18): 86-88.
[2]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 上海市專利一般資助申請指南[EB/ OL]. (2019-06-05)[2019-12-01]. http://sipa.sh.gov.cn/ xxgkml/20191130/0005-23922.html.
[3] 王巍. 專利知識講座:醫藥領域涉及的專利問題[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1, 20(3): 205.
[4] 王宏杰. 企業如何改善專利申請質量[J]. 上海醫藥, 2005, 26(6): 255-256.
[5] 劉偉, 佟曉輝, 姚云花. 天津天士力圍繞丹參品種構建“專利網”分析[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07, 15(10): 727-729.
[6] 王宏杰. 關于鹽酸羅格列酮專利糾紛案的思考[J]. 上海醫藥, 2004, 25(10): 448-449.